來源:幼教網(wǎng) 2009-09-22 19:17:19
焦圈
北京風(fēng)味小吃。本品色澤深黃,形如手鐲,焦香酥脆,風(fēng)味獨特。
北京小吃中的焦圈男女老少都愛吃。老北京吃燒餅愛夾焦圈,喝豆汁的時候也愛就著焦圈。焦圈是種古老的食品。
【焦圈簡介】
北京小吃中的焦圈,男女老少都愛吃,酥脆油香的味兒,真叫人吃不夠。北京人吃燒餅,常愛夾焦圈,喝豆汁也必吃焦圈。焦圈是一種古老食品,制作比較麻煩,由于勞效太低,一般吃食店不愿制作,故有一段時間常斷檔。說到炸焦圈,北京人都知知道一個“焦圈俊王”,原是“南來順”職工,已故去。他的技藝一般人不能與之相比,炸出的焦圈個個棕黃,大小一般,特別是具有香、酥、脆的特點,放在桌上,稍碰即碎,決無硬艮的感覺。
北京護國寺小吃店和群芳小吃店制作的焦圈,1997年12月被中國烹飪協(xié)會授予首屆全國中華名小吃稱號。
【焦圈的制作方法】
一、將精鹽、堿面、明礬一起放人盆中,輕輕砸碎,加入溫水150克,用木槌研攪。研攪時,盆中發(fā)出“嗡嗡”的聲音,并均勻地冒起半個米粒大的泡沫,才符合要求。如研攪時不起泡沫,即是堿大,可適量加些明礬;如泡沫很大,且較長時間不消失,則是礬大,可再加些堿。研攪合適后,再倒人溫水150克攪勻,即成調(diào)料溶液。
二、從盆中取出1/10的溶液留起來備用。將面粉倒人盆內(nèi),與溶液一起和成面團。從留起來的溶液中取1/2灑在面團上揉勻,并將面團對折一下,蓋上濕布,餳15分鐘。然后,取下蓋布,雙手蘸上剩下的溶液將面團按揉幾分鐘,翻過面團再按揉幾分鐘,仍將面團對折一下,蓋上濕布,再餳15分鐘。第三次,在面團表面涂上一層花生油,再按揉一遍,對折起來餳15分鐘。第四次,將面團放在抹了油的案板上摁平,用小炸刀在面團上隨意劃一些橫豎交叉的刀紋(以使其餳得快),對折后,在面團表面涂上薄薄的一層油,再餳60分鐘。
三、用小炸刀將餳好的面團切割下3.3厘米寬、19.8厘米長的一條,有油的一面朝上,橫放在油案板的邊沿上,用手壓薄壓平。然后,將條的一端用左手壓在案上,右手將另一端向外一抻,抻成很薄的長條。用刀將長條每隔2.0厘米寬剁一刀,即成為制坯的小劑。隨后取兩個小劑,油面對油面地橫著摞起來,用雙手的中指在小劑中間橫摁一道溝,再用小炸刀順著溝切一道縫,即為面坯。
四、將花生油倒人鍋內(nèi),在旺火上燒到六成熱,把面坯逐個稍抻一下,,放人溫鍋中炸。面坯在熱油中很快就浮起來,立即用長筷子將它翻過,并將筷子插入縫中,來回輕輕地碰撞縫的兩端,將縫碰寬后,再用筷子將縫撐圓,并套在筷子上劃幾個圓圈,面坯就成了一個圓形的圈。這時要勤翻過,每個至少翻4次,將圈兩面都炸成深黃色即成。
艾窩窩
艾窩窩是北京一款用糯米制作的清真風(fēng)味小吃,其特色是色澤雪白,形如球狀,質(zhì)地粘軟,口味香甜。不僅北京人喜歡這款小吃,就是進京的外地人也常常要品味一下這款聞名全國的清真小吃。每年農(nóng)歷春節(jié)前后,北京的小吃店要上這個品種,一直賣到夏末秋初,所以艾窩窩也屬春秋品種,現(xiàn)在一年四季都有供應(yīng)。艾窩窩歷史悠久,明萬歷年間內(nèi)監(jiān)劉若愚的《酌中志》中說:“以糯米夾芝麻為涼糕,丸而餡之為窩窩,即古之‘不落夾’是也。”
【艾窩窩的制作方法】
原料:
江米飯,還有面粉、白糖、芝麻、核桃仁、山楂糕。
操作:
1、蒸面:把面粉放入蒸籠里開鍋后蒸15分鐘就可以了。
2、搟面:蒸過的面粉會發(fā)干發(fā)硬,因此等面晾涼后,要用搟面杖把面搟碎,搟細。
3、拌糖餡:您只要把蒸過的面粉,白糖,芝麻,還有碾碎的核桃仁攪拌在一起就可以了。另外還要把山楂糕切成小塊狀。
4、包餡:取一勺江米飯,將它放在面粉上來回搓揉,使江米飯完全沾滿面粉,然后將它按扁,薄厚由自己喜好而定。再包上剛剛拌好的糖餡,然后將周邊捏合到一起,再在上面點綴一小塊切好的山楂糕,好了,艾窩窩就做好了。
小貼士:
制作艾窩窩和切糕都需要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那就是蒸江米。怎么樣把江米蒸得好吃,有嚼頭的辦法:首先把江米泡4個小時以上,時間越長越好。然后把泡米的水全部倒掉,再上鍋干蒸。如果您使用微波爐,1斤米用中高火蒸12分鐘即可。如果使用普通蒸鍋,開鍋后蒸15分鐘就可以了。12分鐘后將容器取出,再向江米中倒入開水,邊倒開水邊攪拌,使江米充分吸收水分。這樣做出來的江米才會有勁兒,有拉力,吃的時候口感才好。等到江米完全被攪拌成糨粥狀就可以了。然后蓋好蓋,再上微波爐用中高火蒸10分鐘。普通蒸鍋開鍋后蒸15分鐘。10分鐘后將容器取出,再用鏟子用力將米粒碾碎。這樣米就處理好了。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xué)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