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21 09:21:12
3~4歲幼兒的繪畫特點及其教學建議
[摘 要] 本研究采用觀察法和作品收集法,對3~4歲幼兒創(chuàng)作的自由畫、模仿畫和臨摹畫進行了收集。研究結果顯示3~4歲幼兒在構圖能力、構思、繪畫語意和色彩等方面表現(xiàn)出顯著的年齡特點。教師應據(jù)此開展美術教學,如選題宜生活化,鼓勵幼兒大膽繪畫,并能正確評價孩子的繪畫作品。
[關鍵詞] 兒童畫;美術教學;幼兒園藝術教育
幼兒繪畫是幼兒美術活動的主要形式,它是幼兒用筆在紙上通過造型、設色、構圖等手段,表現(xiàn)出一定可視的形象的美術活動。[1]幼兒園美術教學必須尊重幼兒繪畫能力的發(fā)展規(guī)律與繪畫活動的年齡特征,才能真正促進幼兒藝術表現(xiàn)力與審美力的提高。為此,本研究采用作品分析和觀察法,主要對3~4歲幼兒的自由畫、模仿畫和臨摹畫進行了收集,每類作品25件,發(fā)現(xiàn)這個年齡段幼兒的繪畫作品在構圖能力、構思、繪畫語意和色彩方面呈現(xiàn)出了顯著的年齡特征,值得幼兒美術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關注。
一、幼兒繪畫作品分析
構圖能力指繪畫者在一定的空間安排和處理人、物的關系和位置,把個人或局部的形象組成一個整體的能力。[2]本研究發(fā)現(xiàn),無論在自由畫還是模仿畫、臨摹畫中,3~4歲幼兒對畫中的形象一般不能做空間安排,只是隨機地把人或物分布在畫面上,隨意性很大,畫面無上下之分,更無前后之分?梢,繪畫對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來說只是一種游戲,他們更多的滿足于繪畫的過程,作品本身對他們來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把自己想畫的畫出來。這使他們的畫通常沒有形象的主次之分,在其畫面上,每個物體獨立存在,占據(jù)一定的空間,彼此則沒有什么聯(lián)系。這個年齡段的幼兒會有意無意地避免所畫圖形之間相互遮蓋或重疊。[3]如有一位幼兒用綠色和紅色在白紙上畫了一大片草地,然后在畫面的左下方畫了一個綠色的太陽,再在草地的中間畫了一列脫離了軌道的火車。整個畫面可謂雜亂無章,根本沒有空間概念可言。又如一位幼兒模仿教師示范畫上的蘋果,雖然模仿得很像,但他把蘋果畫在了整張紙的下方,而且整張白紙上只畫了這個小小的蘋果?梢,幼兒還基本沒有空間的概念,不能對物體進行空間安排,只是隨機地把老師的范畫復制到了自己的紙上而已。再如一位幼兒畫的是自己家養(yǎng)的小貓和許多蘋果。他把小貓畫在了紙張的正中間,并且突出了小貓的許多主要特征,如兩只圓圓的眼睛、亂亂的胡須等。此外,他還把它的毛用藍色的短線一根一根互不重疊地具體描繪了出來?梢,幼兒能夠憑借自己的印象從正面畫出非眼前的事物,但圖中的蘋果與貓是分離的,并且每個蘋果之間也都是相互分開的,互不重疊、遮蓋?梢,幼兒通常認為每一個圖形都是獨立的,應該有自己的空間,他們還無法表現(xiàn)事物的遠近關系和深度知覺。
就繪畫語意來看,幼兒繪畫往往是其內心情緒的流露。[4]本研究發(fā)現(xiàn)3~4歲幼兒確實有他們獨特的繪畫內容,有著不同于成人的想法,即年幼兒童能把繪畫作為一種象征符號使用,進行示意性表達。因此,對幼兒繪畫作品的解讀往往需要幼兒親自描述,否則成人難以理解。幼兒的繪畫內容往往都是他們所熟知或與自己有某種感情的事物,即使不在眼前,他們也能夠憑借印象復制出事物的形象。如有一位幼兒邊畫邊告訴研究者:“這是一個小朋友在曬太陽,太熱了,他快要被曬死了,想去找水可是找不到……”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幼兒開始試圖命名繪畫形式,已能初步認識到繪畫形象與外界之間的關系,并能把圖中的小朋友想像成自己,當她向成人講述時同時流露的是她自己內心的想法與情感,如在炎熱的太陽底下的焦躁,渴望去找水,渴望有人來救她等。
構思指創(chuàng)作者對繪畫整體的思考,包括對表現(xiàn)的主題內容與形式方法的思考。本研究發(fā)現(xiàn)年幼兒童的繪畫通常是無目的的亂筆畫,反映在畫面上即是雜亂的線條,看不出受視覺控制的肌肉運動。[5]他們還經常會用同樣的畫圖來表示一切事物,并往往是動筆后再構思,或事先構思和隨意涂抹相互穿插。這就使其繪畫內容易出現(xiàn)轉移,一形多意,也易受他人影響。如有一位幼兒畫的是被大水困住的小女孩,但從其作品本身成人是看不出他想像的小孩的形象的,只見幼兒用圓形反復地涂畫,無論是大水還是水中的女孩,他都用重復的圓形來表示。其實,他在開始畫的時候還并不知道自己想畫什么,因為當時研究者問他畫的是什么,他是邊畫邊想邊告訴研究者的:“恩……是大水,你沒看那么多水嗎?”“那中間是什么呢?”“中間?……是個小孩,她被水困住了,等著警察叔叔來救呢。”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幼兒的繪畫構思是不完全的,他不會事先對繪畫的主題和形式等做具體的安排,而是在繪畫的整個過程中都很隨意,也就隨時有可能出現(xiàn)新的創(chuàng)意,并在繪畫結束時告訴成人一個全新的故事。
就色彩來看,這一年齡段的幼兒屬于用畫筆描繪事物的初期,所以一般不大考慮畫筆的色彩,用什么都行,他們經常是能得到什么顏色的畫筆,畫面上就會出現(xiàn)什么顏色,不注意色彩的變化,以單色為主,偶爾才會換另一種顏色。[6]不過,這一年齡階段的幼兒也有可能會對一兩種色彩產生特別喜愛或厭惡的情感,從而開始主動選擇自己有好感的色彩,并且不會受物體固有顏色的影響。如有一位幼兒在自由繪畫時,從一拿到紅色水彩筆到結束時都沒有再換過別的水彩筆,所以他的畫面上滿目都是一種紅顏色的蘋果。他并沒有意識到還可以選擇其他顏色,可見這個年齡階段的幼兒不注重色彩的變化,只是一味地把蘋果畫滿。不過,也有幼兒不是看到桌上擺的蘋果是紅色就選用紅色,而是用了他自己喜歡的黃色和綠色。對色彩的主動選擇反映了幼兒的情感傾向,他們通常也會喜歡什么顏色就選用什么顏色,而且可能是今天喜歡明天就不喜歡了,選用何種色彩跟他們的情緒有很大的聯(lián)系。
綜上所述,可以發(fā)現(xiàn)3~4歲幼兒繪畫還處于較低水平,[7]幼兒的手部肌肉發(fā)育還不完全,注意力還不能夠很好地集中,手眼協(xié)調動作沒有發(fā)育完善,還不能較為準確地運筆,正如羅恩菲爾德所論證的,此時的幼兒正處于無控制向重復可控制過渡的階段,繪畫開始成為幼兒概念和情感的記錄。
二、對幼兒美術教學的建議
在當今高速發(fā)展的社會背景下,家長、教師和社會越來越重視幼兒心智的成長,而繪畫本身對幼兒的感知能力、記憶力、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思維的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幼兒接受的美術教育質量可以加速或延緩幼兒繪畫能力的發(fā)展,因此教師應了解這一年齡階段幼兒的繪畫特點,才能正確施教。本研究根據(jù)上述研究結果,對幼兒美術教學提出如下建議。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