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8-31 14:52:26
都說男孩比女孩好養(yǎng),女兒要操心,還得富養(yǎng)。其實,養(yǎng)男孩更應(yīng)該小心翼翼,因為很多時候,男孩在童年期間比女孩的內(nèi)心更脆弱。心理學(xué)家指出,在孩提時代,男孩子比女孩更容易抑郁。因為很多男孩的情緒不被看到,只被要求做得好,或者是要更好
父母在養(yǎng)育男孩過程中容易陷進的誤區(qū):
01、堅強不許哭
對于很多家長來說,似乎不能接受男孩子的哭,覺得一個堅強的男孩,就不應(yīng)該有眼淚。其實,這樣顯然是不對的。一些負面情緒,如果不能發(fā)泄出來,而被壓抑在心里,對身體是不好的。
男孩也有哭的權(quán)利,通過淚液把這種負面情緒流淌出來,是很正常的一個反應(yīng)。這種應(yīng)激反應(yīng)是人類進化的一個必然結(jié)果。如果我們教孩子抑制這個過程,那就意味著,我們限制了男孩的一個自然情緒的流?。
男孩的哭不丟人,只是情緒的發(fā)泄,抑制男孩的哭,盲目地要求他們堅強,只會讓男孩羞于表達,甚至關(guān)上心門。
看《爸爸去哪兒》,對嗯哼的印象很深刻,因為這是一個哭起來特別“豪放”的孩子,比賽輸了哭,被東西扎了腳哭……對于嗯哼來說,沒有什么是一場哭能“解決”的問題,而霍思燕和杜江從來不會要求嗯哼不要哭。但是,嗯哼也沒有因為被縱容哭,而變成膽小和懦弱的孩子,反而情商很高,善于表達,是大家都喜歡的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
02、不能搗亂
男孩要比女孩調(diào)皮很多,絕對是屬于“充電兩分鐘,玩兩個小時”的精力超級旺盛型的,男孩搗亂也成了最讓父母頭疼的事兒。
兒童心理學(xué)家表示,男孩搗亂并不是壞事,這是他們探索和感知世界的一個方式。他們不滿看、聽的方式,而是要親自去感受一下而已。只是,因為認知能力沒有達到,所以最后“探索”搞砸了,變成了搗亂。
每一個孩子的“搗蛋”背后,都有一個非常正向的動機在里面,他們不一定就是為了破壞——他做這件事,其實要看他背后的結(jié)果是什么;之所以成為了搗亂,可能是因為他們不小心給搞砸了。
男孩喜歡玩打架游戲,拿著不同的“武器”進行“比賽”和“戰(zhàn)斗”,其實是在尋找自己的力量,在看自己的力量有多大,也在看自己在同伴當(dāng)中的一個位置。這些,對男孩今后在男性世界中確定自己的角色,以及在男性群體中具有凝聚力,都有很大關(guān)系。
如果父母限制男孩去搗亂,就意味著限制了男性自然成長的過程,這對男孩的成長是不利的。
03、不跟女孩玩
我的一個朋友就會刻意地引導(dǎo)孩子,不和女孩玩,因為擔(dān)心自己的兒子會變成“娘娘腔”,或者是玩一些女孩喜歡的布娃娃之類的。其實,玩具是不分性別的,只看孩子們喜歡哪一種即可。
男孩跟女孩在一起玩,對男孩的性格培養(yǎng)非常好,因為他會知道尊重和照顧女孩。其實,對女生也是有好處的,她們會因此知道,不是所有小地方,都要去摳那個細節(jié)。
這個世界是多元的,如果我們限制孩子接觸某一個方面,或不接觸某一方面,其實就相當(dāng)于限制了男孩。
我們說,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是有敏感期的,即某一個方面發(fā)展的一個窗口期,那么具體講到男孩女孩,就很有可能會影響他們未來和異性的交往,以及和異性溝通的能力。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xué)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