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4-20 16:46:40
03一直是我在讀,孩子怎么進步?
我們常說的"聽說讀寫",其實反映了語言能力發(fā)展的基本順序。聽說是讀寫的基礎,對口語語音的理解可以促進對書面文字的理解。在孩子開始識字之前,他們已經(jīng)能聽懂很多詞匯,可以用或長或短的句子與成人和同伴交流了。
孩子是如何理解并掌握一個詞匯或表達的呢?一般需要具備三個條件:反復聽到這個詞,從成人口中聽到這個詞,以及在有意義的語境下聽到這個詞(知道這個詞和其他字詞的搭配可以表達特定的意思)。
符合孩子年齡特點的童書——特別是繪本,就提供了這樣一種生動、有意義的語境。經(jīng)常朗讀各種書籍、重復朗讀,可以有效擴大孩子的詞匯量。當孩子能依靠拼音和識字開始自主閱讀時,之前積累的聽力詞匯就能轉化為閱讀詞匯,進而運用到口語和書寫交流中去。
耐心和堅持很重要。根據(jù)語言學習的基本規(guī)律,產(chǎn)出性詞匯永遠比接受性詞匯要少得多。詞匯積累是一個長期過程,爸爸媽媽們一定要有耐心,不要因為朗讀了一段時間沒有看到"明顯效果",就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或者干脆放棄。
4.如何選擇閱讀的書籍?
通常來說,給1~2歲寶寶朗讀的書籍"圖多字少",一頁上有一兩句話,句子簡短且易于重復。風趣的童謠和押韻的兒童詩也是很好的選擇,讓孩子能夠體會到語言的樂趣、學習新詞匯、并增強語音意識。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理解能力的提升,家長可以選擇篇幅更長的故事或繪本進行朗讀。
優(yōu)秀的童書作者一定深切地關注并了解孩子的世界。無論在內容還是形式上,優(yōu)秀的童書都充分接受并尊重孩子的視角,用兒童的心情和想法表現(xiàn)和理解世界。
需要指出的是,幼兒和嬰兒對書籍感興趣的點有所不同。幼兒讀者會被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和五花八門的人物動作深深吸引,而對大段的描述性或抒情的語言不太感冒;對于嬰兒來說,故事情節(jié)沒有太大意義,他們對語言的節(jié)奏和韻律比較敏感。
等孩子再長大一些,朗讀的內容可以包含更加復雜的情節(jié)和細膩的人物內心刻畫,也可以選擇來自不同文化、反應社會生活的故事,以此回應孩子越發(fā)豐富的內心生活和不斷擴展的對世界的探索。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