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2-27 14:57:14
2.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并說說這段主要講了什么,是圍繞哪個詞語來寫的。(第一自然段總寫了廬山的云霧多和美,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分別寫了廬山云霧的特點,最后一個自然段寫人們對廬山的云霧流連忘返。)
(2)課文描寫了廬山云霧的哪些特點?(千姿百態(tài),瞬息萬變)
。3)小結:全篇總分總的寫法。
環(huán)節(jié)二、實踐——重點突破,語意兼得
(三)圍繞“神秘色彩”,總體介紹廬山云霧。
1.這篇課文很美,好多同學雖然沒有去過廬山,但是讀了課文,也覺得那里的云霧非常美,有的同學還想去那里旅游。置身于廬山的云霧之中,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出示,齊讀填空。
在山上游覽,似乎隨手就能摸到飄來的云霧。漫步山道,常常會有一種 、 的感覺。
“騰云駕霧、飄飄欲仙”的感覺是怎樣一種感覺呢?假如我們來到了廬山,看一看,你身邊是什么?你頭上是什么?你腳下是什么?(都是云霧)伸手摸一摸,你覺得在電視里看到過的誰也是這樣子的?(孫悟空、神仙等)說說這兩個詞語表達的意思?
2.這一段話通過人們置身于廬山云霧之中“騰云駕霧、飄飄欲仙”的感覺寫出了廬山神秘的色彩,如同仙境一般,你能讀出這種“騰云駕霧、飄飄欲仙”的感覺嗎?指名讀,齊讀。
。ㄋ模﹪@“千姿百態(tài)”,感受比喻之妙。
1.默讀第二段,畫出中心句,寫了云霧的哪些姿態(tài)?(交流:籠罩在山頭;纏繞在半山;彌漫山谷;遮擋山峰)
2.飄浮在山間的云霧時刻都在變化,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這些云霧的姿態(tài)?指名朗讀課文,看看你眼前浮現(xiàn)出怎樣的畫面?
(1)作者在這里采用了比喻的寫法,分別是怎樣打比方的?
籠罩山頭 → (白色絨帽)
纏繞半山 → (條條玉帶)
彌漫山谷 → (茫茫大海)
遮擋山峰 → (巨大天幕)
。2)再指名朗讀課文,注意邊聽邊想象,你能借助作者的想象把云霧的姿態(tài)展現(xiàn)在眼前嗎?說說作者的比喻好在哪里?
交流,預設指導
——“白色的絨帽”為什么要寫清是“白色”的絨帽?(體會云霧的顏色)比作“絨帽”和“帽子”有什么不同?(體會云霧飄飄的感覺)讀讀這句話,把云霧的特點從“白”“絨”就體現(xiàn)出來了,要讀好。
——比作“一條條玉帶”,和“一條條帶子”相比,你覺得好在哪里?(引導抓住“一條條”體會云霧多;“玉”字寫出晶瑩剔透的美)讀讀這句話,多美的玉帶,要讀出這種美。
——比作“茫茫的大海”讓你感覺彌漫山谷的云霧怎么樣?(看不見遠方,到處都是,如同大海無邊無際),怎樣讀出這種感覺?
——“天幕”什么意思?大不大?“巨大的天幕”讓你想到了怎樣的景象?把這種感覺讀出來。
3.同樣是云霧,作者為什么一會兒把它比作帽子,一會兒比作玉帶…… 是因為云霧的位置不同,作者看到的云霧的形態(tài)也不一樣,這就是“千姿百態(tài)”。試著讀出這種變化。
4.作者看到這千姿百態(tài)的云霧,展開豐富的想象,運用形象的比喻把廬山的云霧描寫的如此傳神?粗@些云霧讓我們也展開豐富的想象,那么廬山的云霧還可能像什么呢?練習說話。
課件出示幾張廬山云霧圖。
在山頭的云霧,就像是______ 。在半山的云霧,又像是_____。云霧彌漫山谷,它是______;云霧遮擋山峰,它又是_______。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