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2-25 21:59:12
幼教網(wǎng)整理了關于2018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放風箏》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學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精心、希望、依然”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找出文中描寫心情的詞語和句子,體會秋天里放風箏給孩子們帶來的樂趣。
3、練習查閱課外資料,初步培養(yǎng)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4、積累課文中生動的詞語,引導學生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下來。
設計理念:
1、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從學生的親身經(jīng)歷出發(f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樂說,愛說,想說。
2、尊重學生個性化理解,鼓勵學生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體現(xiàn)語文學習的個性化,多元化。
3、引導學生把自己當作課文中人物去感受,去體驗,去思考。
4、培養(yǎng)學生搜集資料的能力和習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體會在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過程中,伙伴們的心情起伏變化,并找出描寫心情的詞語和句子。
教學難點:
引導理解孩子們的心情變化的同時,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孩子們的心情變化寫具體的。
教學方法:
搜集資料、創(chuàng)設情境、合作交流
教學準備:
1、課前進行一次放風箏比賽。
2、搜集有關風箏的文字資料和圖片。
3、幻燈片:(1)本課要求會認及會寫的生字;(2)課文中描寫心情的重點句;(3)古詩《村居》、《紙鳶》、《風鳶圖》。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分解目標:
1、聯(lián)系生活,抓住動作和心情說出自己放風箏的經(jīng)歷。
2、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情感。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情境再現(xiàn)
1、回憶放風箏的情景。
同學們,上星期我們舉行了一次放風箏比賽,誰來說說你們是怎么放的?其中還發(fā)生了哪些有趣或難忘的事情?(重點引導他們說動作和當時的心情)
【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暢所欲言,想說什么就說什么,并予以肯定和鼓勵。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當時的心情,為學習課文、體會情感奠定基礎。】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