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drpei 作者:裴洪崗 2018-01-12 10:47:04
【導語】近期流感肆虐,很多醫(yī)院兒科門診都擠爆了,對于抵抗力相對較差的孩子來說,家長要格外注意,很多人問怎么區(qū)分孩子是流感還是普通感冒,孩子感冒怎么辦,冬天怎么預防流感,下面幼教網(wǎng)整理了很多醫(yī)生學者的一些健康科普小知識,爸爸媽媽們可以了解下,根據(jù)自己的情況,為孩子提前做準備。
秋冬季節(jié)感冒多發(fā),尤其是兒童。感冒要吃感冒藥,這是很多大人一輩子積累的體會,也是很多家長根深蒂固的觀念,所以孩子一感冒,也會想著給他們吃藥。
近些年經(jīng)過反復的科普,一些家長知道了感冒藥對孩子并沒有作用,反而可能增加一些不必要的風險,所以對兒童感冒藥越來越慎重了。
但臨到孩子真感冒了,看到孩子流鼻涕、咳嗽又會擔心:不吃藥孩子會不會出什么問題?會不會讓感冒更難好,會不會出現(xiàn)什么并發(fā)癥?這些問題還是讓很多家長焦慮,所以今天就說說孩子感冒不吃藥會怎樣。
感冒的用藥有很多種,我們按種類來分析一下。
抗病毒藥物
感冒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且能引起的感冒的病毒有兩百多種,因為無法確定具體是哪一種,而且目前對這些病毒都沒有針對性的抗病毒藥,所以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感冒都不需要用抗病毒藥。使用利巴韋林、金剛烷胺之類的抗病毒藥并不能讓孩子感冒好得更快,反而會增加不良反應的風險。(回復“利巴韋林”、“金剛烷胺”可詳細了解)
抗生素
同樣是因為感冒是病毒引起的,針對細菌的抗生素,比如頭孢、青霉素之類,用了同樣不能讓感冒好得更快,也不能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的機會,反而可能導致腹瀉、過敏、皮疹、耐藥等風險。
抗組胺、縮血管藥
縮血管、抗組胺藥是感冒藥里的一大類,比如偽麻黃堿、去氧腎上腺素、撲爾敏之類,這些藥物在成人上可以減輕鼻塞、流鼻涕這些癥狀,但這些效果在幼兒身上并沒有得到證實,相反,使用這些藥物孩子有出現(xiàn)抽搐、心率快、嗜睡、呼吸抑制等風險。沒效還可能增加風險,所以不建議以治感冒為目的給4歲以下孩子使用抗組胺、縮血管藥。
止咳藥
感冒一個常見癥狀是咳嗽,所以止咳藥也是感冒最常用的一類藥物,包括右美沙芬、福爾可定、可待因中樞止咳藥。和縮血管抗組胺那些感冒藥一樣,止咳藥在幼兒身上的效果也沒有得到證實,用了并不能讓孩子咳嗽減輕,反而可能導致呼吸抑制等風險,4歲以下不建議使用,可待因更是12歲以內(nèi)都不建議用。
中成藥
用于治療感冒的中成藥明目繁多,比如板藍根、銀翹片、桑菊感冒片、雙黃連等。雖然使用廣泛,但沒有一種中藥中成藥被證實對感冒有作用,而且很多感冒中成藥里添加了其它感冒藥,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和其它感冒藥同時服用,容易導致藥物過量。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