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網 作者:—— 2010-05-04 10:31:31
據統(tǒng)計,目前我國學前教育3年(即3歲至6歲)的普及率只有50.9%。為什么在經濟狀況比過去好得多的今天,孩子入幼兒園反而更難、更貴了呢?近兩三年是生育高峰,這一批孩子紛紛到了入園的年齡。但是因為前幾年生源減少,致使很多幼兒園縮招,現(xiàn)在顯然沒有能力接納更多的孩子。盡管北京市出臺政策,計劃在未來3年內新建120所公辦幼兒園,但遠水如何解得了近渴呢?
記者帶著一連串的疑問走進了民辦幼兒園領軍企業(yè)——21世紀實驗幼兒園,園長朱敏女士做了十五年的幼兒教育工作,同時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她對幼兒的熱愛可以說是溢于言表的。“很少有企業(yè)負責人把辦公室放在幼兒園里的,我喜歡看孩子們,習慣了幼兒園的音樂聲。”干練、優(yōu)雅的朱敏女士在園區(qū)辦公室接受記者的專訪。透過辦公室的窗子,我們隨時可以看見她的孩子們。
上圖:21世紀實驗幼兒園園長朱敏女士
對幼兒不測試,對家長不考試
記者:導致入園難的最直接原因是什么?
朱敏園長:主要有兩點:一方面是經濟體制改革后幼兒園的絕對數(shù)量在減少,而另一方面,由于前兩年出生人口急劇增加,入學需求也相應增加了,F(xiàn)在臨近招生季節(jié),不用你操心自然就有家長提醒你該招生了。
記者:從招生難到入園難,經歷的過程是怎樣的?
朱敏園長:招生難要追溯到9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經濟情況不好的時候家長荷包緊張,就會考慮收費的問題,導致高收費的幼兒園招生困難。入園難則比較集體現(xiàn)在近兩年,現(xiàn)在幼兒園的“親子班”,就是所謂的占坑班越來越受到追捧,也是入園難的真實寫照。去年我們幼兒園報名當天五點鐘就有家長在排隊了,今年情況估計會更嚴重。
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家長在選擇公辦園、民辦園上會做很細的衡量,比如說公辦園會收一些贊助費,班額相對較大,教育特色相對單一;民辦園則基本都是小班額,老師教育得多、照顧得好,還有自己的教育特色,這樣就造成了中檔價位的民辦幼兒園出現(xiàn)了入園難的情況。
記者:在入園難的情況下,幼兒園會不會家長制定人為的“門檻”?
朱敏園長:我們一直秉持著兩點承諾:第一對幼兒不測試,第二對家長不考試。
不能否認,有一些幼兒園會對家長進行這樣那樣的考核,可基于教育公平的理念,我們幼兒園是不會給小朋友和家長打分的,入園名額在機會均等的前提下,先到先得。這也無形中加快了招生的時間表。
孩子成長的時間不會重來
記者:因為入園難每年都會有大量的民辦幼兒園開辦,如何保證教師質量?
朱敏園長:對于孩子來說,成長時間不會重來,也不能夠再一次被塑造,這就需要我們在各個方面都要把好關。
在園所規(guī)模擴張的同時,教師數(shù)量不足也是存在的。我們的教師隊伍必須要有教師資格證,這是硬指標也是基本條件。我們的師資力量一部分是專業(yè)畢業(yè)生,另一部分是持有證書的非專業(yè)人員。即便具備了這些條件,如果沒有經驗也是要經過實習期、試用期才能正式入職的。正式入職的老師還要經過之后連續(xù)的培訓,才能達到我們的要求和標準,能夠承擔起高水平的教育任務,
記者:幼兒園應該具備哪些軟硬件設施?能否給家長支支招以便選擇?
朱敏園長:硬件設施主要有三點考量:第一是安全性,第二是高質量和環(huán)保,再者無論多貴的硬件,也應該是符合教育需求的,是為教育服務的。
軟件方面則是家長對幼兒園評價的重點,幼兒園提供的教育服務才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除了主體課程之外,還會提供哪些特色教育,是否有一個全面良好的服務等等。幼兒除了教育之外,還需要生活和心理方面的呵護。
支撐幼兒園軟硬件的,實際上是一個科學全面的管理體系以及優(yōu)質專業(yè)的教師團隊。家長們可以在孩子入園之前進行一下這方面的咨詢。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