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9-22 09:18:09
范例3
幼兒:爸爸.我想用這些瓶蓋粘東西。
父親:行呀,爸爸幫你粘。
幼兒:爸爸,我想粘魚。
父親:這主意不錯。
幼兒:這個瓶蓋用膠棒粘不上。
父親:哦,你有什么解決辦法?
幼兒:(取來酒精膠)我想用酒精膠來粘。
父親:需要我?guī)椭鷨?
幼兒:幫我把膠水瓶口剪開,行嗎?
父親:好的。
教師點評:當孩子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瓶蓋用膠棒粘不上”時,這位爸爸并沒有直接告訴孩子可以怎樣做,而是用一句“你有什么解決辦法”來啟發(fā)孩子自己想主意進行解決,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探究能力。正如《指南》中的建議:“支持和鼓勵幼兒在探究的過程中積極動手動腦尋找答案或解決問題。”
范例4
幼兒:爸爸,我喜歡這種紙。
父親:挺好的.這叫什么紙?
幼兒:這是皺紋紙,我想貼個大美人魚。
父親:真好看,接著貼吧。(幼兒開始用手撕紙)
幼兒:爸爸,我把紙撕成長條當水。
父親:你真有想法。
幼兒:我還得貼個太陽……(幼兒將皺紋紙一會兒變成紙條,一會兒變成紙團,一會兒變成紙片)
父親:你真棒,能把這種紙變出這么多的使用方法。
教師點評:爸爸把孩子靈活多樣地使用紙張的方法看在眼里。他稱贊女兒“真棒”,進而說明了具體的原因,“能把這一種紙變出這么多的使用方法”,讓女兒在活動中感受到自尊、自信。
正如((指南》中的建議:“關(guān)注幼兒的感受,對幼兒好的行為表現(xiàn)給予具體、有針對性的肯定和表揚,讓他對自己的優(yōu)點和長處有所認識并感到滿足和自豪。”
范例5
幼兒:爸爸,看,我拿來了這個!
父親:這是什么呀!像是水果的包裝。
幼兒:好玩,我用它。
父親:你可以剪一剪,撕一撕。
幼兒:我不想剪也不想撕,我想用整張的,把它粘在紙上,露出一堆小黑點點來,挺好玩的。
父親:爸爸來幫你。
教師點評:對于材料的使用,爸爸有自己的想法——“剪一剪,撕一撕”,而女兒也有自己的想法——“把紙粘在紙上,露出一堆小黑點點來”,“挺好玩”。最終,爸爸聽從了女兒的想法,并和她一起“玩了起來”。藝術(shù)活動就是幼兒的游戲,在游戲中幼兒感受著材料,感受著自己的力量。
正如《指南》中的建議:“成人要了解并傾聽幼兒藝術(shù)表現(xiàn)的想法和感受,領(lǐng)會并尊重幼兒的創(chuàng)作意圖,贊賞他獨特的表現(xiàn)方式。以此使幼兒喜歡進行美術(shù)活動并大膽表現(xiàn)。”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