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13 10:54:47
(四)促進兒童對社會規(guī)則與行為規(guī)范的理解
對社會規(guī)則與行為規(guī)范的理解與接受,是社會化過程中至關重要的內容。在兒童心理發(fā)展的早期階段,他們對于規(guī)則沒有概念,傾向于我行我素、不管他人的感受,因而從幼兒園教育開始,對于社會規(guī)范的教育就一直體現在學校教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由于其他課程大都采用課堂教學,教學過程中的行為規(guī)范大都是約束性的,如要求兒童不得隨意講話、不得亂動,因而兒童容易心生反感,從而難以理解規(guī)范的重要性。而在模仿類游戲中,規(guī)范以游戲規(guī)則、參照標準、獲勝手段等方式出現,有助于兒童發(fā)自內心地理解和接受這些社會規(guī)則。
在模仿類游戲中,學生很容易感知到規(guī)則的存在。如對于動物或人的動作的模仿,能夠使學生形象地理解參照標準的含義,再加上老師的示范、鼓勵與引導,學生就能很直觀地理解游戲規(guī)則的含義與重要性,而老師對兒童模仿行為的評價與獎懲,將進一步促使兒童深刻地體會到,只有遵守游戲規(guī)則、溝通與合作、向他人學習等,才能得到教師的認可。在此過程中,兒童對社會規(guī)則與社會交往的認識必將日益深刻。
四、農村體育模仿類游戲的實施策略
由于教育資源與環(huán)境的限制,農村學校體育教學與城市有著較大差異,教學過程中面臨著各種不同的問題。[8][9]在農村兒童體育教學中,模仿類游戲教學應采用如下策略。
(一)注重游戲的直觀性,激發(fā)兒童的參與熱情
模仿類游戲富于直觀性,通過教師的動作示范,鮮明生動的形象能夠讓兒童直接感受到動作的結果印象,激發(fā)其對模仿類游戲的興趣和熱情。兒童的動作思維要與具體形式相聯系,因此教師希望兒童學習的具體動作應符合他們的身心特點。此外,由于經濟條件和生活環(huán)境的差異,農村兒童相較于城市兒童而言,較少受到現代電子玩具、網絡游戲等的影響,直觀的動物模仿類游戲、生活場景類模仿游戲仍然能夠較好地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教師應當盡可能地提高游戲的直觀性,以此激發(fā)兒童的參與熱情。如小班游戲“走走走”模仿各種動物的走法,如果教師能把其動作要領編成兒歌或者順口溜的形式,將不僅有助于強化動作的規(guī)范性,而且能夠很好地激發(fā)兒童的想象力與參與興趣。像小兔走路蹦蹦跳、小鴨走路搖呀搖、小烏龜走路慢吞吞、小貓走路靜悄悄這樣的形象語言,不僅能夠生動地刻畫出這些動物的特征,而且可謂比喻貼切、生動、有趣、簡單易學。這類游戲對兒童身心健康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注重農村生活實際,模仿類游戲盡可能貼近農村生活
兒童的身心特點表現為活潑好動、愛模仿、可塑性大等,他們的思維發(fā)展經歷著從具體到抽象、從不完善到完善、從低級到高級的過程。同時,兒童年齡小,缺乏知識經驗,喜歡模仿周圍人的行為,凡是他們感興趣的事都容易引起他們的模仿。因此,教師在設計游戲時,在動作技能學習上應注意運用一定的綜合性游戲,以此增加兒童的學習興趣,同時通過形象化的動作、聲音培養(yǎng)他們的模仿能力,由此進一步發(fā)展兒童的認知能力。
與城市兒童不同,由于生活環(huán)境的差異,農村兒童對動物或人們生活場景的觀察來源要少得多。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在設計模仿類游戲時,應多選擇農村兒童身邊熟悉的動物,對于農村學生難以見到的動物則應減少模仿。如對農村兒童而言,模仿猴子爬樹的動作可能是較為容易的,而模仿鴕鳥走路則要困難得多。對于人類生活實際的模仿,也應主要從兒童熟悉的生活場景中選取,應立足于對農村人們生活的觀察。因此,對于農村兒童而言,模仿干農活可能要比模仿工廠生產更能激發(fā)其參與的興趣。
(三)充分發(fā)揮農村生活環(huán)境的優(yōu)勢,彌補設備不足的劣勢
由于農村體育設施較為缺乏,一些要求固定體育設施的活動較難實現,這就要求農村老師在教學中要因地制宜,在模仿類游戲設計中充分發(fā)揮農村生活環(huán)境的優(yōu)勢,以彌補體育器材與設施投入不足帶來的劣勢。如在對動物的模仿中,可充分利用農村廣闊的草地、山林、田野,充分利用對大自然及各種動物的接觸機會,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更好地開展各種模仿類游戲,以此提高農村兒童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水平,促進其社會化。
總之,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實現人的社會化,體育在實現人的社會化目標方面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特別是模仿類游戲能夠較好地幫助兒童認識世界與自我,促進其社會化過程。對于農村體育教學而言,教師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是針對農村兒童的心理特點與農村教育教學環(huán)境的實際,設計和運用恰當的模仿類游戲,改善農村兒童體育教學效果,提高農村兒童身心健康水平與社會適應能力。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