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9-10 09:56:27
如何幫助入園新生渡過“依戀關(guān)”
入園之初,幼兒面對陌生的環(huán)境往往會缺乏安全感,心生分離焦慮,并將對家人的依戀轉(zhuǎn)移到毛毛熊、布娃娃、小背包等依戀物上來。幼兒若長時間與依戀物為伴,不僅有損健康,而且還會影響與教師和同伴的交往,難以較快適應幼兒園生活。如何有的放矢地幫助新生渡過“依戀關(guān)”?以下是我們在實踐中的一些做法。
一、動之以情法
幼兒對依戀物往往具有較深的感情。為此,教師可從愛護依戀物的角度出發(fā)來引導幼兒暫離依戀物。比如,給毛毛熊、布娃娃等建立一個“托管所”。讓幼兒感到自已的依戀物在“托管所”里“生活”得安全舒適。我一般這樣引導幼兒將依戀物送進“托管所”里:當看到幼兒帶依戀物到班級里時,我親切地說:“哦,你的寶寶 ×××也跟你來了,歡迎,熱烈歡迎。但你帶著它做游戲、如廁……多不方便啊,萬一不小心弄傷了它多不好啊,不如把你的寶寶送到‘托管所’里,等空閑時再拿著它好嗎?”這種情況下,幼兒一般都愿意把依戀物送進“托管所”里。
當幼兒和依戀物暫離后,教師要開展豐富多彩、有趣的活動,如做游戲、玩拼圖、滑滑梯等來充實幼兒的精神世界,否則幼兒可能會索要依戀物。在幼兒索要依戀物時教師應先允許幼兒接觸依戀物,然后再想法讓幼兒離開依戀物。比如,在婷婷向我索要了依戀物毛毛熊后,我看到毛毛熊被她沾上了顏料。于是,我關(guān)心地說: “看,你的寶寶——毛毛熊被你手上的顏料弄臟了,要讓保育員阿姨給它洗個澡哦,要不它會生病的。”婷婷聽了我的話,看著被染得臟兮兮的毛毛熊,雖然心有不甘但還是把毛毛熊交給了保育員阿姨。
二、以物代物法
教師可提供新穎、有趣、富有吸引力的物體來替換幼兒的依戀物,尤其是那些不安全、不衛(wèi)生的依戀物。比如,坤坤經(jīng)常將奶嘴放在嘴里吸吮,即使在如廁時也不肯放下奶嘴。為了改變他的這一依戀行為,我先仔細觀察坤坤的愛好。經(jīng)過兩天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坤坤特別喜歡看有關(guān)巧虎的圖畫書和動畫片。
我想何不利用與巧虎有關(guān)的物體來戒除坤坤對奶嘴的依戀行為呢?于是,我自制了一頂可愛的巧虎帽。我拿著巧虎帽對坤坤說:“如果你同意把奶嘴交給老師暫時保管,我就送你這頂巧虎帽。”坤坤猶豫片刻后就和我做了交換。為了確保巧虎帽能對坤坤有持久的吸引力,我還設(shè)計了一系列有趣的巧虎游戲,通過讓坤坤戴著巧虎帽和同伴玩巧虎游戲促使他逐漸愛上巧虎帽。為了防止坤坤對巧虎帽產(chǎn)生依戀行為,我又用巧虎T恤、巧虎手帕等來替換巧虎帽,然后再逐漸用與巧虎無關(guān)而坤坤也有興趣的物體來替換與巧虎有關(guān)的物體。
三、獎對罰錯法
教師可和幼兒做出約定:當幼兒放棄依戀物時給予一定的獎勵,當幼兒違規(guī)索要依戀物時則給予一定的處罰。比如,為了讓艷艷不再依戀布娃娃,我和她約定:當她表現(xiàn)出不再依戀布娃娃的正確行為時我將根據(jù)她離開布娃娃時間的長短給予一個或多個五角星作為獎勵,反之則要視她索要布娃娃的次數(shù)而收回一個或多個五角星,當五角星積累到一定數(shù)量時她可換取自已喜歡的實物獎勵。
具體來說,我先確定了艷艷要達到的目標行為狀態(tài)——放棄依戀物布娃娃,并把該目標分為由易到難的一個一個的小目標:5分鐘內(nèi)不要布娃娃——1O分鐘內(nèi)不要布娃娃——一20分鐘內(nèi)不要布娃娃……時長間隔逐漸拉大。若她5分鐘內(nèi)不要布娃娃可獎勵她1個五角星:若她1O分鐘內(nèi)不要布娃娃可獎勵她2個五角星,依次遞增。當艷艷連續(xù)得到3個五角星時,就會獎勵她看喜歡的動畫片或圖畫書,當她連續(xù)得到5個五角星時她可獲得更高的獎勵。但是,若她違犯了規(guī)定,則要視違反規(guī)定的程度收回1個或多個五角星。當艷艷最簡單的目標達到以后,我就對她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達到新的要求后才能得到五角星,從而促使她達到總的目標—— 最終放棄依戀物布娃娃。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