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9-05 11:24:30
三、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主動參與
朗讀不光要給學生朗讀技巧和方法,還要培養(yǎng)學生朗讀興趣。變要我讀為我要讀,使學生養(yǎng)成自覺良好的朗讀習慣。課堂上的朗讀訓練方式很多,針對不同課文進行不同的朗讀,即可以以讀代講播放音樂指導朗讀,入情入境。教學《雷雨》一課時,在學生初步朗讀課文的基礎上,選放了一段適合音樂,學生邊讀邊想象雨前、雨中、雨后的美麗景象,然后根據(jù)音樂的旋律,讓學生在時而凝重、時而清新的音樂中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學生在音樂的烘托下,感受到課文的美,興趣盎然聲情并茂的朗讀課文。
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大膽地放手,讓學生去創(chuàng)造。經過前兩個階段的訓練與指導,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朗讀能力,這時要充分給學生自主權,激活參與,讓學生在自主朗讀中進一步掌握朗讀的技巧,主要采取的方法有:自讀自評,學生互評,教師點評,以此喚醒學生的靈感,激勵創(chuàng)造,關鍵的時候還要“扶”一把,注意扶要扶得精巧,要扶在學生的疑處、難處,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朗讀能力得到最好的發(fā)展,最后實現(xiàn)不是讀會而是會讀的目標。
四、范讀領路,摹仿入境
學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不難,但要達到有感情,絕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因為小學生閱歷淺,知識面窄,感悟能力差,在沒有任何指導的情況下,他們不可能體會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所以也不可能有感情地朗讀。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范讀。因為范讀能幫助學生了解掌握課文的基調是歡快的、高昂的,還是平緩的、低沉的,給學生以遵循。因此,減少了朗讀訓練的盲目性,增強了針對性,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再加上摹仿是兒童的天性,范讀能使學生很快入境,有的學生摹仿出來的東西一點不亞于老師的“原汁原味”。學生摹仿久了,就形成了知識的積累,那么讀書的能力也就逐步形成了。當然,教師范讀時要全身心地投入,把自己融入作品之中,運用聲調、音量、速度、停頓等變化,使語調高低起伏,抑揚頓挫,鏗鏘有力,深深打動學生的心,使學生身臨其境,倍受感染。
當然,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不是輕而易舉的事,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大膽探索和不斷總結,找出適合學生的科學有效的訓練方法和途徑,全面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