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20 13:39:33
2、子宮頸:分娩后,因子宮頸充血、水腫而變得非常柔軟,子宮頸壁也會變得很薄,大約要到7天之后才會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生產完7~10天后,子宮頸內口會關閉,一直到產后4周左右,子宮頸才會恢復到原來大小。
3、子宮內膜:胎盤和胎膜與子宮壁分離后,由母體排出,從子宮內膜的基底層,會再長出一層新的子宮內膜。產后10天左右,除原來胎盤的附著面外(分娩后,約手掌大小,產后6~8周會完全愈合且不留痕跡),其他部分的子宮腔會全部被新生的內膜所覆蓋。
產后42天,產后媽媽一般需要到醫(yī)院進行復查,醫(yī)生除了檢查乳房的狀況,還會檢查子宮收縮的狀況。
產后子宮恢復不好怎么辦
產后子宮恢復是每個產后媽媽都會遇到的問題,一般情況下,只要產后護理工作做得到位,產后媽媽能夠安心順利地坐完月子。但是也有很多產后媽媽產后恢復不好,現(xiàn)在,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產后子宮恢復不好怎么辦。
子宮恢復的主要動作是持續(xù)的收縮,從生產時不斷的收縮將胎兒擠出,再將胎盤擠出。子宮內的血液不斷被排出體外,即為惡?。子宮經由不斷且強力的收縮,將血管的開口壓往,這樣就讓血塊形成而停止出血。子宮再進一步擠壓,將血塊不斷排出,子宮體積就會慢慢縮小,約在產后4~6周會恢復成原來大小。
子宮的收縮恢復是否良好,可兩項外表的指標來判斷;(1)如果子宮恢復良好,檢視剛生完的子宮底,從肚臍可以觸摸得到,到約兩個星期,子宮就無法摸到,除非是長子宮肌瘤;(2)惡?的顏色從鮮紅、暗紅、深黑到淡紅色,最后無色。
如果產婦產后子宮收縮不好,可以嘗試按摩子宮或者使用子宮收縮劑,或是使用生化湯,陰道子宮不斷的收縮,知道沒有出血且子宮腔排空惡?為止。當然,具體還是應該到醫(yī)院檢查一下子宮收縮的情況,由醫(yī)生根據子宮收縮的情況來確定治療方法。
產后子宮收縮不好的原因
產后媽媽的身體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恢復,在坐月子期間,產后媽媽除了把心思放在新出生的孩子身上,還要注意調養(yǎng)好自己的身體,盡快地恢復身體,促進子宮恢復。有些產后媽媽子宮收縮不好,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產后子宮收縮不好的原因。
1、胎盤或胎膜殘留于子宮腔內。臨產后,必須正確處理胎盤及胎膜的娩出,應認真仔細檢查娩出的胎盤胎膜是否完整,并注意檢查胎盤胎兒面邊緣有無斷裂血管。若是子宮內仍有殘留胎盤或胎膜組織,或是子宮收縮不良,會影響子宮復原的速度,這可從觀察惡?排出的顏色、量與氣味判別子宮的復原狀況。正常情況下,惡?的量會愈來愈少,顏色愈來愈淡,約3周就會結束,過多的惡?屬于不正,F(xiàn)象。
2、如果分娩后護理不當,引起子宮或盆腔感染,也會長期出血。
3、在正常情況下,女性陰道呈酸性環(huán)境,宮頸有粘液栓,這是人體的生理屏障,可以抵御細菌的侵入。但是,在特殊情況下,如經期,分娩,流產后及各種宮腔操作時,這種屏障作用減弱甚至消失,易引起細菌的侵入,造成子宮內膜炎,也會影響產后子宮恢復。
4、在懷孕晚期,由于增大了的子宮壓迫膀胱,使膀胱肌肉的張力降低,在分娩時,胎兒的頭又長時間緊緊地壓迫著膀胱,使膀胱肌肉的收縮力減弱,因此,雖然分娩后子宮對膀胱的壓迫減輕,但由于膀胱肌肉張力的下降和收縮功能的減弱,膀胱已無力將其中的尿液排除干凈。另外,有些產婦在分娩時做了會陰側切術,小便時尿液刺激傷口引起疼痛,導致尿道括約肌痙攣,也是產后小便困難的原因,也有些產婦不習慣在床上小便,也會引起小便困難。如果產后5~6小時仍排不出尿液,醫(yī)生稱之為產后尿潴留。產后排尿不利也會影響子宮恢復。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