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09 15:57:50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的有關科學的三點指導要求為切入點,分析了當前幼兒園科學活動中存在的忽視幼兒探究興趣、缺乏幼兒主動探究、脫離幼兒實際生活三個與之相契合的問題,使幼兒科學教育活動向更好的方向發(fā)展。
幼兒園的科學教育是幼兒的科學啟蒙教育,它以發(fā)生在幼兒實際生活中的事物和現(xiàn)象作為科學探索活動的對象,讓幼兒體驗在探究中發(fā)現(xiàn)的樂趣,從小培養(yǎng)他們對科學的興趣,為以后的創(chuàng)新及科學探究精神奠定堅實的基礎。但長久以來,科學教育活動作為幼兒園課程的組成部分,影響力往往小于數學、語言、藝術這些強勢課程。
早在1999年國家就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對科學教育活動提出了三點指導要求。但目前幼兒園在這三點指導要求方面均存在問題。
一、忽視幼兒探究興趣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中提出的第一點指導要求就是: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fā)幼兒的認知興趣、探究欲望,幫助幼兒學習運用觀察、比較、分析、推論等方法進行探索活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的興趣是幼兒科學探究的源泉與動力,只有幼兒有興趣才會有探究的欲望,才會更容易、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知識。但目前科學教師在設計科學活動時往往是按幼兒園指定的教材來組織科學教育活動的,而不是從幼兒的興趣出發(fā)來設計教學活動,所以比較死板。往往教師所選的內容是幼兒感興趣的,但是所投入的材料卻不能激發(fā)幼兒的探究興趣,也會使科學教育活動不能很好地開展。比如,教幼兒認識糖果一課,大家都知道幼兒對糖果有著成人所不能想象的摯愛,這個內容是幼兒感興趣的,能激發(fā)幼兒的探究欲望,但是教師在組織活動時卻僅僅給每個幼兒發(fā)了兩個糖果,讓幼兒看看、摸摸、嘗嘗,投入的活動材料過少、不夠豐富,導致幼兒把糖吃完后就沒有了探究興趣。還有很大一部分老師在選擇科學教學活動的內容時,往往忽視幼兒的探究興趣,而以自己的興趣為主體,也使幼兒喪失探究的興趣。
《綱要》中明確提出了科學活動要從幼兒的興趣出發(fā),但目前幼兒的興趣往往被忽視。
二、缺乏幼兒主動探索
《綱要》中提出的第二點指導要求是:學習科學的過程應該是幼兒主動探索的過程。教師要讓幼兒運用感官,親自動手、動腦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鼓勵幼兒間的合作,并積極參與幼兒的探索活動。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