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7-05 15:12:07
一、案例描述
這天上午觀摩的活動是托班的體育游戲《蝴蝶飛飛》。
目標:
1.樂意與老師、同伴一起學做蝴蝶飛的動作。
2.孩子能聽到信號向指定地方飛。
3.鞏固對紅、黃二種顏色的認識。
老師是一位剛參加工作不久的新教師,但她工作非常認真,這不,為這個活動她還作了不少準備呢:她給每個孩子做了一個精致的蝴蝶頭飾(紅、黃二種),還在場地上布置了二個美麗的花園(紅花園和黃花園)。
活動開始了,由于活動前老師已戴了蝴蝶頭飾,所以老師就直接問孩子:“我是誰?”孩子們爭著說:“蝴蝶媽媽,蝴蝶媽媽...。”“那你們就是我的蝴蝶寶寶了。”可能是因為很多老師觀摩的原因,看的出老師有些緊張,她匆匆地介紹游戲名稱和規(guī)則:"今天我?guī)銈冏鰝游戲《蝴蝶飛飛》,等一會兒你們要聽媽媽的話,知道嗎?“知道。”于是老師發(fā)頭飾,組織游戲:“春天到了,公園里的美麗的話開了,蝴蝶寶寶快跟我到花園去采花蜜吧”于是孩子們紛紛地跟著老師飛到場地上,“這里有二個花園,你們看一個是紅花園,還有一個是什么花園?”“黃花園。”“蝴蝶寶寶先跟媽媽去紅花園采蜜吧。”孩子們就馬上飛到紅花園采花蜜。采了一會兒,老師說“蝴蝶寶寶,聽說黃花園的花很甜,快跟我到黃花園去采花蜜。”孩子們就馬上飛到黃花園采花蜜。游戲反復了二.三次后,老師說:“現(xiàn)在請紅蝴蝶飛到紅花園中去采蜜,請黃蝴蝶到黃花園中去采蜜。”最后,老師說:“天黑了,我們快回家了。”游戲就這樣結束了,我從大多孩子的表情中發(fā)現(xiàn),孩子對這個游戲興趣不是很高。
二、分析
應該說這個活動目標確定比較恰當,活動內(nèi)容也符合托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教師開始就創(chuàng)設了一個適合托班孩子喜歡的游戲情景,(老師做蝴蝶媽媽,孩子做蝴蝶寶寶。),同時教師也準備了能引發(fā)孩子參與活動的材料(蝴蝶頭飾和美麗的花園場景)。但由于他是一位新老師,缺乏一定的組織經(jīng)驗,在游戲組織的過程中,老師沒有考慮到托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此時的孩子對游戲的自主能力較弱,依賴于成人所引發(fā)的假想情景,)因此孩子的興趣不高,游戲中孩子投入不高。
三、反思
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在游戲中幼兒可以使自身的各種能力獲得練習和發(fā)展,并吸取周圍生活中最基本的知識。孩子們是喜歡游戲的,托班幼兒更是如此,可以說托班孩子就是通過游戲來認識自我,了解末知和形成經(jīng)驗。然而,托班孩子參與游戲有著和其它年齡段不一樣的特點,不了解這些特點就是老師這次活動失敗的主要原因。
1)托班孩子的游戲必須具有非常強的情景性
托班孩子的游戲必須具有非常強的情景性,這就需要老師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景,通過適宜的材料,用教師自身的夸張語言.表情.動作來引發(fā)來誘導孩子進入游戲的情景中,注重孩子對游戲過程的體驗,讓孩子感受游戲,促進發(fā)展,不要過于追求游戲的結果。因為此時的孩子對游戲自主活動能力很弱,依賴于成人所引發(fā)的假想情景中。在游戲中,老師雖然準備了材料,也創(chuàng)設了蝴蝶媽媽帶蝴蝶寶寶去花園采蜜的情景,但是她自身的語言,動作和表情卻又沖淡了這些情景性:今天,我?guī)銈冏鰝游戲叫┈┈。如果此時教師一邊蝴蝶飛飛飛進教室一邊說:今
天天氣多好呀,媽媽看見花園里美麗的花都開了,我們一起去花園采花蜜好嗎?這樣活動一開始就能很好的誘發(fā)孩子的假想。飛入場地后,老師也無須介紹游戲名稱及規(guī)則,只需夸張的語氣說說:哇,這里有二個花園,一個紅花園,一個黃花園。寶寶們,我的肚子餓了,你們餓嗎?”你們喜歡到哪個花園采蜜呢?把游戲的自主權給孩子,把游戲規(guī)則滲透到情景中:過一會兒老師可以說:唉,×花園的花蜜采光了,我的肚子還沒吃飽,我們再去×花園去采些蜜吧。等到孩子對采蜜的興趣有些減退時,蝴蝶媽媽可以著急地喊:不好了不好了,下大雨了,快躲到花叢中去下,紅蝴蝶躲到紅花園去,黃蝴蝶躲到黃花園去。很自然地向孩子提出了要求,使外在地目標要求轉(zhuǎn)化為孩子的需要。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