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KMBA園長論壇 2018-06-22 13:49:18
1. 少兒舞臺劇表演班 (Kindertheater)
適用年齡:4歲以上
頻率:每次1小時,一周一次
不得不說一句,在深入研究了這個課程后悠悠媽終于明白為什么老外的表演和模仿能力都那么強了!為什么他們的表情特別豐富又駕馭自如!原來人家是從小就有舞臺表演的訓練和經驗。
德國少兒舞臺劇表演班旨在為4歲以上的兒童提供一個尋找與表現自我、鍛煉勇氣、挖掘演藝才能、碰撞靈感和發(fā)揮創(chuàng)意的表演舞臺。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跟著專業(yè)老師邊玩邊在實踐中學習戲劇表演的基本功。
學習在舞臺上面對觀眾講話,知道多大的聲音為合適的音量,從而鍛煉出在公共場合演講的能力。對著攝影機表演,學會使用肢體動作和面部表情增強表現效果。了解自己的儀態(tài),從小就培養(yǎng)出十足的鏡頭感。
舞臺劇表演自然也少不了唱歌跳舞和角色扮演,甚至還包括自己動手制作舞臺道具。劇本一般以童話故事或流行的圖畫故事為藍本,在排練過程中老師鼓勵孩子們激發(fā)與碰撞靈感,發(fā)揮個性,大膽自由地即興創(chuàng)作。孩子們可根據自己的喜好挑選角色,通過扮演不同的角色能使孩子的自信心和個性都得到加強。最終,在大家的集思廣益下打造出一出屬于孩子們獨一無二的舞臺。
每學期課程結束前會邀請家長和社區(qū)居民前往觀看孩子們學習了幾個月的“成果”,有時甚至還能登上當地的報紙呢!正因為知道在學期結束時會有公演,孩子們都會很認真投入的排練、背臺詞,當他們看到自己的家人都來看自己準備已久的表演時,內心的自豪感是“噌噌噌”地飆升!家長們在臺下看著自家孩子的表演,同樣也按耐不住激動和驕傲的心情,拍照的拍照,錄影的錄影,掌聲與鮮花不斷!
大家有沒有覺得,上一個興趣班能鍛煉這么多能力,還能給孩子和父母都留下獨特美好的回憶,是不是太超值了?!反正悠悠媽是等不及要把悠悠送去上這個班了!
2. 音樂學校的音樂啟蒙教育
適用年齡:分兩組,4歲-5歲,5歲-6歲
頻率:每次1小時,一周一次
德國有著悠久的音樂史,源自德國的古典音樂家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譽,最著名的莫過于家喻戶曉的貝多芬和巴赫。早在幾個世紀前,音樂就已經成為德國市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1825年,一個在德國旅游的美國游客抱怨道:“客人只要一進到市民家里,還沒坐下,手里的酒還沒來得及喝,主人就迫不及待地要求自己的女兒為客人演奏一曲鋼琴曲。” 著名的德國詩人Heinrich Heine在19世紀時曾感嘆:“走到哪兒都避不開鋼琴!” 大家有沒有覺得今天的中國與這番情形似曾相識?那么,我們來看看,在火熱的鋼琴潮退去之后,音樂大國在又經歷了快兩百年的沉淀和發(fā)展之后,如今的德國是如何理智對待兒童的音樂教育的。
現代德國的音樂教育理念認為在童年時期(入學前)以游戲的方式接觸音樂是培養(yǎng)孩子音樂能力的最佳準備方式。4至6歲的音樂啟蒙教育著重在訓練音樂聽覺和視覺能力、身體隨著節(jié)奏舞動的能力、對樂器的形狀、發(fā)出不同聲音的體驗。所有的音樂啟蒙課程都以“音樂結合跳舞”的形式展開,包含了唱歌、朗誦、樂器、音樂聆聽,當然還有運動和舞蹈。
【 4至5歲 】:激發(fā)和喚醒孩子對音樂的興趣,促進有意識地聆聽音樂。了解和認識各種不同的樂器,將節(jié)奏和各種聲音融入到游戲中,體驗音樂的豐富性。
【 5至6歲 】:對音樂和舞蹈方面的要求會更加專業(yè)。在仍然將音樂與跳舞相結合的游戲氛圍中,更明確地激發(fā)孩子的認知行為,有意識地識別音樂符號、樂譜、鼓語言、聲音、旋律和節(jié)奏,用學到的基本音樂元素創(chuàng)作出新的音樂來!
在此階段,音樂學校還會提供一種叫做“樂器旋轉木馬”的課程,在半年的時間內嘗試了解多種樂器和專業(yè)領域,如手風琴、鋼琴、豎笛、吉他、小提琴、大提琴或圓號等。課程結束后,家長再與孩子一起決定選擇哪種樂器繼續(xù)深造,老師也會在此選擇過程中為家長提供咨詢服務。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