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贛州迎春藝術 2018-06-10 09:16:20
色彩教學美術教育新課改色彩基礎教學是美術教育專業(yè)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培養(yǎng)學生在色彩的審美修養(yǎng)、造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色彩基礎教學重在“以技入道”,其內容偏專偏窄,陳舊重復,往往用統(tǒng)一的方法步驟要求學生,限制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創(chuàng)造性。新的課程改革提倡重視藝術教育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與能力的培養(yǎng),而現在的色彩基礎教學方式明顯不適應新的課程改革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對現有的色彩基礎教學方式和內容進行思考。以下是筆者在色彩基礎教學中的粗淺體會。
1、煥發(fā)學生的審美情感、表現欲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在色彩繪畫中所畫的內容必須能喚起學生的“審美情感”,因為動情作畫和不動情作畫,其作品的內蘊大不相同,假如把前者比作有血有肉的活人,后者則是沒有生命的蠟像。在教學實踐中,筆者認為下列兩套選擇題材的方案效果較好:
(1)讓學生按自己的愛好愛好來選擇題目或者內容。每個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不一樣,性格愛好千差萬別,專業(yè)素養(yǎng)、審美喜好不同,他們對喜歡畫的內容自然也就不一樣,讓學生自由選擇題目或者內容,不僅能喚起學生的“審美情感”、表現欲望,而且思考選題也是一種創(chuàng)造過程,讓學生自己選擇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2)先由老師擬定幾個題目,再讓學生自由選擇。老師覓選學生生活中常見的,學生了解的并且感興趣的內容,可以是兩個,也可以是更多個,由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入手。
2、加強表現性色彩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較長時間以來,色彩基礎教學實行“寫實畫法”的單一教學模式,“寫實畫法”著眼于物象間的光色變化關系,強調對客觀對象的體積塑造和空間、質感的表現,畫面具有較強的真實感,但這一教學方法,在引導學生熟悉色彩的過程中,只注重練習學生對寫實性自然色彩的表現,很少涉及主觀色彩的運用,不利于開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藝術是精神的創(chuàng)造物,自然只提供了一種機遇,學生需要重新安排自然,這種安排應從美的觀念出發(fā),變被動地模擬自然為主動地組織畫面,學生取得了作畫的自主權,便具有了作畫的熱情和創(chuàng)造性。
3、利用多種材料實施色彩教學,充分挖掘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力在以往的色彩基礎。教學中,老師普遍規(guī)定學生用一種材料來作畫,現在看來這種方式有明顯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因為色彩基礎課的重要目的是讓學生在有限而短暫的學習階段,全面而充分地理解和把握色彩規(guī)律和寫生色彩的觀察方法,從而進一步全面地熟悉色彩,表現色彩,而不僅僅是把握個別畫種的個別技法。在色彩課堂上可以用多種材料表現同一教學課題,只要這種材料學生感愛好而且適合學生就可以,培養(yǎng)學生在材料及技能技法上形成個性化,這樣有利于挖掘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力。并且應該鼓勵學生綜合地利用各種材料來作畫,應大力提倡在色彩基礎教學中,充分而綜合地運用不同畫種的材料和技法,從而真正實現色彩基礎教學的五彩繽紛。而且這種色彩基礎教學方式也有利于讓學生找到自己的藝術取向,有利于挖掘學生的藝術創(chuàng)造潛能。
4、加強肌理制作的學習,發(fā)揮學生創(chuàng)造替能肌理是繪畫的重要形式語言,它是指在畫面上利用不同物質材料,使用不同工具和技法制作出的表面紋理效果,即各種高低凹凸,粗滑干潤等紋理變化,肌理是畫面整體美感的一部分。肌理能豐富繪畫語言,可以表達不同的情感意蘊,肌理的抽象美感。豐富了藝術表現手法,使作品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同時肌理制作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作畫愛好,激發(fā)作畫熱情,使繪畫創(chuàng)作具有游戲般的自由快感,能煥發(fā)創(chuàng)造潛能。所以在色彩基礎教學中,我們應加強肌理制作的學習,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聰明才智,釋放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力。
色彩課教學是美術學科中最主要的專業(yè)基礎課之一,同時也是美術課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由于形與色是物象與美術形象表現的兩個基本要素,要使學生在比較有限的課時內更好地掌握色彩理論知識和過硬的專業(yè)基本功,就需要美術教師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施教。
1、分步示范法
美術教師用分步示范的方法,將色彩寫生的整個過程演示給學生,從構圖起稿→勾小色稿→確定色彩大關系→局部深入刻畫→調整各局部間的色彩關系→整體作品完成。在進行色彩教學過程中,直觀的教學效果較好,可以把作品形成的每個步驟清楚地展現給學生,可以行之有效地使學生逐步掌握、運用色彩表現物象的客觀規(guī)律,給學生提供直觀感受的機會和條件。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