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18-06-06 11:47:52
成語解釋:
禮:以禮相待;對待有禮貌;賢:指賢士;有美德、有才能的人;下:謙居于別人之下;以示對人尊敬;士:舊指有知識學問的人。對賢者以禮相待;對學者非常尊敬。舊時形容封建君主或官員尊敬和 重視人才。
成語出處:《新唐書 李勉傳》:“其在朝廷,鯁亮謙介,為宗臣表,禮賢下士有終始,嘗引李巡、張參在幕府。”
成語繁體:禮賢下士
成語簡拼:LXXS
成語注音:ㄌ一ˇ ㄒ一ㄢˊ ㄒ一ㄚˋ ㄕ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褒義成語
成語用法:禮賢下士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士,不能讀作“sì”。
成語辨形:士,不能寫作“土”。
近義詞:彬彬有禮、以禮待人
反義詞:居高臨下、盛氣凌人
成語例子:我今天看見了一位禮賢下士的大人先生,在今世只怕是要算絕少的了。(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回)
英語翻譯:honour worthy men of letters
日語翻譯:賢者(けんじゃ)や學者を禮遇する
成語故事:
唐朝時期,李勉從地方官升到宰相,他從不妄自尊大,待人非常誠懇,有禮貌。他發(fā)現縣尉為人正直很能干就提拔他為南鄭縣令。他發(fā)現立巡、張參很有才干,就請他們出來做官,不久他們去世,李勉特別懷念他們,人們稱他為禮賢下士的典范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