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資源 2018-06-02 16:50:04
成語解釋:
指祖國。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成語簡拼:FMZB
成語注音:ㄈㄨˋ ㄇㄨˇ ㄓ ㄅㄤ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shù):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父母之邦偏正式;作賓語;指祖國。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父母之國、父母國
成語例子:續(xù)范亭《警告中國抗戰(zhàn)營壘內(nèi)的奸細分子》:“中華兒女,應該為中國盡忠,應該為祖國、為父母之邦盡忠。”
英語翻譯:mother country
成語謎語:祖國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帶領弟子周游列國碰壁后,在冉求的幫助下,終于回到了父母之邦魯國,主事的季康子嫌他太老,沒有重用他。他認為與季康子是“道不同,不相為謀。”于是閑居起來,專心著述,編輯整理《詩》《書》《禮》《樂》《春秋》等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