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6-02 15:23:29
2 動力在哪里
要點
讓學生充分動手動腦自己去研究和發(fā)現(xiàn),引導他們把視線向更廣闊的真實生活拓展。
目標
。1)能根據(jù)問題實際設想研究問題的方法和思路,能簡單說出活動的大體思路。
。2)研究不同的動力來源,初步認識常見的各種能源,滲透能量轉化的思想。
。3)了解齒輪傳動的有關知識。
。4)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的學習態(tài)度以及關注科學、關注生活的科學情感。
怎樣進行
第一課時
(1) 回顧比賽,提出問題
引導學生回顧比賽中的一些細節(jié),并提出一些問題。如為什么有的車跑得快,有的車跑得慢?
建議先讓學生發(fā)散性地提問,再有目的地進行引導。
(2) 選擇問題,討論怎樣去研究
為什么這些玩具車行駛的狀態(tài)會不一樣呢?它們到底有什么不同呢?圍繞這一主題,引導學生簡單談談自己的研究打算。
(3) 動手研究小汽車的內部結構
讓學生從材料超市中選取自己需要的材料或工具。
引導學生拆卸小車,觀察并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每小組最好擁有兩只以上不同類型的玩具車)
交流觀察所得。如各種小車的動力裝置不同等等。引導學生認識不同的動力來源,如電池、發(fā)條等。由于能量的概念比較抽象,學生理解可能有一些困難,所以不要求學生說出專業(yè)術語,只要能表達一定的意思即可。
(4) 引導拓展,布置課后拓展活動(調查)
引導學生先談談自己的活動打算和思路。
學生到具體調查的車輛以學生生活實際為準,不要受教材束縛。
(5) 匯報與交流
匯報調查情況,引導學生初步認識生活中常見的動力來源(能源)。隨機滲透能量轉換和守衡的思想。
本環(huán)節(jié)也可安排到下一課時或一周后完成。
第二課時
。ㄑ芯魁X輪)
(1)提出研究主題
帶領學生初步認識各式齒輪,提出研究主題。
。2)討論研究方案
引導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探究齒輪的作用可能有一定的難度。教師要有耐心,引導他們反復觀察車模中的齒輪裝置并適當加以點撥。如可以提示他們從研究齒輪的運動方向、運動速度等角度進行研究。也可以把做與說結合起來,讓他們邊動手邊試邊,探討出可行的研究思路。
。3)實驗研究
引導學生按上示意圖裝置齒輪組,觀察三只齒輪轉動的方向,并記錄。
齒輪1 |
齒輪2 |
齒輪3 |
順時針 |
||
逆時針 |
||
實驗總結: |
a. 齒輪的轉動速度
用大、小齒輪組成齒輪組,觀察大小齒輪的轉速。
b. *特殊齒輪組改變運動方式
運動拐彎(蝸形齒輪)、轉動變平動(齒軌)……
以上各項研究不要求每個學生或小組把每個項目都完成,可以分組自由研究。
。4)交流與總結
引導學生分析自己的實驗現(xiàn)象,并試圖總結。如:齒輪組在傳動過程中,能改變運動的速度、改變運動方向和方式……
3 無處不在的運動
要點
不必要求學生掌握科學專業(yè)術語,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一個豐富多彩的運動世界。
目標
。1) 能設計比較可行的探究活動,能簡單描述自己活動的大體思路。
。2) 認識運動方式的多樣性,知道描述物體的運動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
(3) 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善于總結,體驗到生活處處有科學。
怎樣進行
。1) 提出研究主題
。2) 觀察小車及小車內部運動
引導學生再玩小汽車,觀察小車的運動,讓他們用自己的方式描述小車及小車內部運動,用自己的理解描述這些運動方式的區(qū)別,如車輪在轉動、車身沿直線的運動、車內的小人來回反復的運動……
有時為了講起來方便,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涉及到一些常見的學生能理解的專業(yè)術語,但不要作為教學目標去要求學生掌握和運用。
(3) 引導拓展,觀察某一用品的運動
小車的運動是那樣多樣豐富,生活中的運動更是精彩紛繁。因此,引導學生到生活中去觀察才是本課的核心所在。
(4) 布置課后研究任務,討論活動思路
怎樣去研究呢?這正是本單元也是本課要強化的訓練要點。因此我們要把設計研究思路的機會留給學生。
這是本單元最后一次訓練“計劃與組織”的機會。因此,我們要求相對前面的幾個環(huán)節(jié)要求更高一些。必須要引導他們在提出活動思路時要做到比較周全和切實可行。讓學生說說準備怎樣去研究,準備在什么時間,到什么地方,觀察哪些物體等等。
(5) 學生分組研究
建議能讓學生走進生活去完成觀察和研究的任務。
也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可以把一些器物拿到教室里供學生觀察和研究。
提示學生能從位置、方向、快慢等方面注意觀察物體的運動特征。。
要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6) 交流與總結
要求學生能從位置、方向、快慢等方面來描述物體的運動。尊重和鼓勵學生的采用不同的交流的方式,如語言描述、圖示、動作模擬、模型演示等等。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