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6-02 15:19:24
(1)實施研究計劃!杜c小白兔交朋友》,通過與生活中常見的小動物交朋友,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是邊觀察邊探究的過程。實際上,課堂上的教學是學生對課外研究的匯報與交流,即小組實施研究計劃過程中的片段交流。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
、賱游飳殞毜男螒B(tài)。要求各組整理《小科學家記錄本》,在宏觀上匯報觀察的結(jié)果。各組研究的動物種類雖然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動物母與子的形態(tài)上的相似性和漸變性。
②動物寶寶身上的毛。對這一研究片段的表達與交流,要求“表達”出兩層意思:一是動物的身體表面有毛嗎?二是鳥類與哺乳動物身上的毛一樣嗎?
、蹌游飳殞毘允裁矗客ㄟ^實驗得出的結(jié)論。學生在與動物交朋友的過程中,很容易做到的,就是用各種不同的食物哺養(yǎng)自己研究的小動物。對這個過程進行記錄與整理,自然就會得出“動物寶寶吃什么?”的結(jié)論。
(2)總結(jié)所研究的動物的特征。概括好研究過程的三個片段,即可基本上總結(jié)出一種動物的特征。如家兔的特征:胎生、哺乳(兔寶寶長得什么樣)、身體表面有毛(兔寶寶身上的毛)。
。3)修改完善研究計劃。這是學生親歷探究過程,在編寫研究計劃、交流研究計劃基礎上的又一次完善,是達成探究目標的根本所在。
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研究,知道了怎樣研究小動物,了解了在計劃指導下的研究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在此基礎上的“放”的過程,也是科學探究中的升華過程。
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可能知道每個小組的研究情況,但有一點必須要把握好,即你們的研究計劃合理嗎?有沒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在這里,教師要注意三點:第一,在研究過程中要突出什么?第二,重點環(huán)節(jié)是什么?第三,應該重點記錄的是什么?
3.我們的動物朋友
【要點】
歸納、總結(jié)鳥類和哺乳動物的特征。
【目標】
。1)培養(yǎng)合作意識;愛護動物,保護生態(tài)平衡。
。2)掌握哺乳動物的特征。
。3)歸納鳥類的共同特征。
【怎樣進行】
。1)游戲!秳游锛易宕缶蹠愤@個游戲有6條規(guī)則。教材P66下面有活動提示圖,對照規(guī)則和活動圖,有各個小組課余探究的經(jīng)驗,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己能組織做好這個游戲。
如果組織得好,15分鐘就能較好地完成這個游戲。
。2)觀察與討論-對游戲的升華和提煉,以此過渡到后面要探究的內(nèi)容。我們做游戲時,學會了確定某一種動物的特征,這些動物與已經(jīng)總結(jié)出的家兔的特點有什么異同?層層深入,把P67頁最下面的答案交給學生,即身體表面有毛、胎生、靠吃“媽媽”的奶長大的動物都是哺乳動物。
引導學生觀看常見哺乳動物的圖片,擴展哺乳動物的范圍。
(3)歸納鳥類的共同特征。教材上呈現(xiàn)有圖片和文字。簡短的文字給出了鳥類的兩個共同特征:身體表面長著羽毛,用翅膀飛翔。畫面上有鳥卵和小鳥,引發(fā)學生的經(jīng)驗思維,回憶起“用卵繁殖”。
最后是一個拓展活動:制定保護動物計劃,并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
發(fā)展性課堂評價學生用語
●老師,我想試一試。
●我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嗎?
●我不太贊同你的觀點,我認為……
●……同學,我可以給你補充一下嗎?
●這個問題我還沒想好,誰能幫我一下?
●謝謝你的合作!
●這是我個人的意見,僅供大家參考。
●老師,我不太贊同您的觀點。
●這是我們小組共同研究的結(jié)果。
●這是我查到的一些資料,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我在課外書中看過這方面的知識,所以我認為,教材這種說法不太合適。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