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6-02 12:45:02
幼教網(wǎng)整理了關于2018年蘇教版四年級科學下冊《養(yǎng)蠶經驗交流會》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教學目標
(一)過程與方法:
1.能夠再討論種交流蠶一生變化的信息;
2.能通過圖畫和文字整理、表達、交流觀察結果。
(二)科學知識:
1.知道蠶及其他昆蟲的一生要經過變態(tài);
2.知道昆蟲的外形特征。
。ㄈ┣楦小B(tài)度與價值觀:
1.珍視在整個養(yǎng)蠶期間搜集的科學信息;
2.體驗養(yǎng)蠶及研究蠶的樂趣;
3.為自己長時間觀察研究獲得的成果而自豪;
4.能正確看待昆蟲與人類的關系。二、教學重難點:能概括蠶的一生四種變態(tài)。
三、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有關蠶及其他昆蟲的資料。
學生準備:各種形式的觀察記錄。
四、教學過程:教 學 設 計 教 學 效 果
一、導入
師:“我們的小蠶在你們的精心喂養(yǎng)下,慢慢長大了。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交流、總結一下自己的養(yǎng)蠶經驗,好嗎?” 二、交流、總結:
1.交流“蠶的一生經過了哪些變化”。
。ㄐQ的一生經過了四種變化。)
你能夠把蠶一生的變化畫下來嗎?(學生先畫)
師:“書上的兩幅示范圖,一幅是直線式的,另一幅是循環(huán)式的。你們覺得那一種更好、更有創(chuàng)意?說說為什么?你能畫一幅更好的嗎?”
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修改。
2.比較蠶蛾與蝴蝶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形成昆蟲概念。
指導學生看書P28。
你能說出蝴蝶一生的變化嗎?
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蠶蛾和蝴蝶的外形有什么不同之處?
蠶蛾和蝴蝶的外形的相同之處是什么?(身體都分為頭、胸、腹;頭部都有一對觸角;胸部都有三對足。)三、小結
你認為蝴蝶和蠶蛾屬同一類生物嗎?說說你的理由。那這種生物叫什么呢?四、課后拓展
了解蝴蝶的有關資料。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