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6-02 11:14:21
幼教網(wǎng)整理了關于2018年青島版四年級科學上冊《花和果實》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課標解讀:
新課程標準給我們制定的學段目標:
1、在科學探究方面要求能用各種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語言或圖畫描述所觀察事物的形態(tài)特征;能用簡單的工具如放大鏡、尺子等對植物身體進行定性或定量的觀察,并能用圖文表達。
2、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要求學生懂得珍愛生命,意識到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在探究中意識到科學要尊重證據(jù);愿意與他人合作與交流;能參與中長期科學探究。
教材分析:
《花和果實》是青島版四年級科學上冊第一單元第五課。本課通過開展系列探究活動,觀察各種各樣的花,研究花的結構并根據(jù)花的結構給花分類。由花聯(lián)系到果實,通過對花和果實進行解剖,對比尋找花和果實之間的聯(lián)系,逐步認識果實是怎樣形成的,果實有哪些共同特征,以豐富學生有關“花和果實”的知識從而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命世界的情感和探究的樂趣。
學情分析:
《科學課程標準》指出:“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的,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茖W課程應向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使他們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能力,獲取科學知識。
小學生好奇心強,比較喜歡表達自己的思想,對周圍世界充滿了好奇,有很強的求知欲和自我表現(xiàn)愿望。對于生活中常見的植物學生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為了調查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課前我對學生進行了調查問卷,發(fā)現(xiàn)很多同學對于花和果實的認識不完整,也不夠深刻甚至是一知半解。針對學生的情況,在設計本課時,我課前讓學生對學;▓@和周圍環(huán)境里各種各樣的花進行觀察,并采集不同植物花進行課堂研究,使學生經(jīng)歷一個觀察、研究、認識的過程。導入時通過讓學生邊觀察、邊品嘗時令水果,記錄看到的水果的各部分的名稱來對比尋找果實的共同點,拉近學生與教材間的距離,把科學課變得生動、有趣,使學生們喜歡上科學課。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認識花的各部分以及果實的共同特征。
2.了解雄蕊和雌蕊的構造以及它們在形成果實和種子的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過程與方法:
1.能用簡單的工具按照一定的順序對植物的花進行細致的觀察,并能用圖和文字表達花的構造;能根據(jù)植物花的特點給花分類。
2.能通過觀察,繪圖,比較等方法,了解雄蕊,雌蕊的構造,以及這種構造在植物繁殖過程中的作用。
3.通過推測,觀看視頻資料了解植物受精、結果的過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保持探究花的奧秘的欲望,樂于嘗試應用學到的科學知識。
2.培養(yǎng)親近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意識,發(fā)展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
教學重點:觀察花的雄蕊和雌蕊。
教學難點:推測,了解花受精、結果的過程。
教學準備:
1.每組:4個放大鏡、2把鑷子、棉簽、白紙,記錄單;
2.教師:課件,水果。
3.學生準備:課前查關于植物的花、果實的資料并對周圍的花進行觀察、采集
教學過程:
一、由瓜果宴導入,尋找果實共同點
看,老師帶來了很多水果(西瓜、櫻桃、草莓、桃子等時令水果),你知道它們都是植物身體的哪一部分嗎?(板書:果實)邊品嘗邊仔細觀察,認真分析手中的果實有哪幾部分,填好記錄卡(可以用文字記錄也可以用圖畫表達)。
果實組成部分記錄卡
果實名稱 | 組成部分 |
小組對比尋找果實的共同點,通過班上交流得出:植物的果實都有果皮和種子
設計意圖:這樣設計的優(yōu)點在于既縮減了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將時間更多地用于學生的探究活動中,又用學生常見的時令水果拉近了學生與“科學課“的距離,使學生明白科學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有科學。
二、探究活動
活動一:研究植物的花
。ㄒ唬┨岢鰡栴}
你知道剛才這些美味的果實在幾個月前是什么樣子嗎?我們來看看。(課件出示:以上水果花期的圖片)(板書:花)看到這些,你有什么問題嗎?
問題1:花是怎么變成果實的?
問題2:花的構造中哪些部分發(fā)育成果實?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花和果實的關系。(板書課題:花和果實)
設計意圖:通過花和果實圖片的前后對比,在學生的頭腦中引起巨大的反差,小小的花在幾個月的時間里如何發(fā)育成碩大的果實的?他們迫切想知道“花是怎么變成果實的?” “ 花的構造中哪些部分發(fā)育成果實?”“投石問路”為后面的研究活動確立了方向。
。ǘ┨骄炕顒樱航馄驶ǘ洌J識花朵構造
“提出問題”是我們科學探索的起點。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對課前準備的這些花朵進行解剖,并對花朵的各部分進行分類。(課件出示“溫馨提示”)
溫馨提示:
1.用鑷子鑷住被剝部分的基部,由外向內(nèi)逐層剝下花的各部分。
2.將他們分類并按照被剝離的順序依次擺放在白紙上,并參考“桃花結構圖”認識各部分的名稱。
3.小組內(nèi)分工合作,分別對不同種類的花進行解剖,并進行對比研究,填寫觀察記錄。
“花的構造”觀察記錄
花名 | 組成部分及數(shù)量 |
班上交流觀察記錄,得出:大部分花具有萼片、花瓣、雄蕊、雌蕊,這些花被稱為完全花,但有的花缺少其中的一部分,比如:百合花缺少萼片,南瓜花、絲瓜花一朵花只具有雌蕊或雄蕊,這樣的花被稱為不完全花。其中只有雌蕊的是雌花,只有雄蕊的是雄花,它們又被稱作單性花。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