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6-01 17:47:18
幼教網(wǎng)整理了關(guān)于2018年鄂教版四年級科學下冊《小小降落傘》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學目標:
探究:能從“這是什么?”“為什么會這樣”等角針對降落傘提出問題;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制作帶有創(chuàng)造性的科技作品——降落傘。
知識:
1、學生對自己和他人的作品進行比較和評價;會通過查閱書刊及其他信息源獲取有關(guān)降落傘的信息,并對信息進行分析和整理。
2、能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表述研究過程和結(jié)果。在活動中合作與交流;通過降落傘的制作與評價,體驗制作降落傘的樂趣,學會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
3、了解降落傘的種類及用途,通過驗探究影響降落傘降落快慢的因素。
情感:能做控制是變量的簡單探究性實驗。
教學重點:能從“這是什么?”“為什么會這樣”等角針對降落傘提出問題;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制作帶有創(chuàng)造性的科技作品——降落傘。
教學難點:對自己和他人的作品進行比較和評價;會通過查閱書刊及其他信息源獲取有關(guān)降落傘的信息,并對信息進行分析和整理。
教學方法:實驗觀察。
教學準備:手娟、塑料薄膜、報紙、線繩、重物(螺母)、剪刀、針、帆布膠、膠桌布、花紙、牛皮紙、像皮圈、紙巾盒、尺和打孔機、筆、秒表等。
教學建議:本課分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認識降落傘,自己制作降落傘。
一、導入
1、提出問題:見過降落傘表演?展示一幅跳傘運動員跳傘的情景圖,調(diào)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啟發(fā)學生深層思考。“玩過小降落傘嗎?說一說玩的小降落傘是什么樣子的?”引領學生從降落傘的結(jié)構(gòu)、作用等方面進行討論和記錄。
2、通過學生討論、歸納和總結(jié)降落傘的組成,討論:做一個降落傘要有到哪些材料?
二、學生自己設計制作一個降落傘。
1、學生思考,降落傘的制作步驟。
2、小組匯報發(fā)言,教師對設計有問題的小組進行指導。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動腦思考,提出的材料和方法不要局限于教材中列舉的。
3、實施完成制作計劃,并在小組內(nèi)開展評價活動。
三、玩降落傘.
1、指導學生將自己制作的降落傘進行試放,并進一步調(diào)整和改進自己的降落傘,使降落傘落得更平穩(wěn)。
2、通過讓學生觀察降落傘下孤芳自賞的快慢,提示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為什么有的降落傘下降快,有的降落傘下降慢”“從而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探究影響降落傘下降快慢的因素。
3、在活動過程中要提示學生注意安全,如:樓上的同學要注意身體不能伸出欄桿,防止出現(xiàn)跌落事故。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通過玩降落傘說明道理。
一、提出研究問題.
教師提問:”上節(jié)課我們試放了大家制作的降落傘,在試放過程中大家發(fā)現(xiàn)了什么現(xiàn)象?有什么問題想提出來?”
指導學生提出問題:“為什么有的降落傘下降快,有的降落傘下降慢?”“影響降落傘下降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呢?”
二、推斷與假設。
1、小組組討論:有哪些因素可能影響降落傘下降的快慢。
2、學生匯報,全班學生集體討論,對學生的猜測進行整理。(如:懸掛物的質(zhì)量不同,傘面的材料不同,傘面的大小不同等。)
三、制定計劃,開展研究。
1、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猜測制定自己的研究計劃,設計實驗步驟,教師巡視,對有困難的小組進行指導。
2、學生匯報自己的實驗方案。
教師在此提出“李小林同學做實驗時為什么要‘不改變傘面和傘繩,’并‘在同一高度上投放降落傘’呢?的問題,提示學生想要實驗觀察準確,就必須控制其他可能影響的因素即其他變量,設計實驗時要像李小林同學那樣周全地考慮問題。
3、學生進行實驗操作,并做好實驗記錄。
四、總結(jié)與交流
指導學生小組交流討論實驗結(jié)果,把大家共同的看法寫在教材第51頁下方的方框(如:影響降落傘下降快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懸持物的質(zhì)量不同,傘面的材料不同,傘面的大小不同都會影響降落傘下降的速度。)
五、拓展與應用
1、“怎樣使降落傘在空中停留的時間更長一些?”指導學生提出改進的辦法并進行實驗驗證。
2、安排學生通過多種途徑收集有關(guān)降落傘的知識,進一步了解降落傘的種類及用途,同時辦一期專欄,向同學介紹降落傘的知識。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