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5-27 12:07:27
六、知識遷移
1.古代的人們是用什么方法記錄時間的?
2.欣賞歷史上最早的計時器(日晷、沙漏等)。通過圖片欣賞,讓學生了解鐘的歷史文化。
3.課后通過上網(wǎng)找資料或去圖書館等方式了解更多的有關時間的知識。
第2課時
教學內容:活動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有關鐘的歷史和文化,嘗試運用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設計和制作時鐘、手表。
過程與方法:聯(lián)系生活實際,回憶想像相同時刻不同的人物或一天中不同的時刻相同的人物所做的事情,并用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情感、態(tài)度及價值觀:體會時間的意義,形成珍惜時間的價值觀念和情感態(tài)度。
教學重點:嘗試運用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設計和制作時鐘、手表。
教學難點:嘗試運用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設計和制作時鐘、手表。
教學準備:繪畫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報時”小游戲:
a.講臺前面擺著一個大鐘表模型,請一名學生七臺根據(jù)播音員的報時撥動指針,設置時間, (觀看課件.學生設置時間)
b.請學生上臺,模擬電臺播音員進行報時游戲,撥動大鐘表指針。其他學生_在座位上用上節(jié)課制作的鐘表一起撥動指針。
二、方法探索
A.表現(xiàn)同一人物在不同時間里的不同活動。
1.師生互動:
教師撥動大鐘表指針,并報一天中的不同時刻,學生們在座位上(可在座位旁)做動作表演這個時間自己在于什么。
2.觀看課件,教師依次提出問題,學生討論:
a.這三幅畫各畫了什么?這三幅畫有什么聯(lián)系?
b.你能將這三幅畫按順序排一排嗎?為什么這樣排? (按時間順序)
3.觀看課件:
找錯誤, (不是同一主人公。兩幅畫的內容太接近。)并說說理由。
B.表現(xiàn)在相同時間里不同人物的不同活動。
1.相同的時間里,不同的人都忙著做些什么呢?
2.游戲表演:
請一名學生上臺撥動大鐘表報時,三名同學為一組,上臺分別從紙盒里抽出一張紙條,扮演紙條上不同角色(如:工人、農民、醫(yī)生等).表演在這個時間各自在做什么。
3.討論:了解有“時差”的現(xiàn)象——世界各地時間不一樣。
4.觀看課件:說說這些繪畫作品的特點,與前面的作畫方式有什么不同?
三、創(chuàng)作訓練
1.課件出示作畫要求。
2.學生任選一種作畫形式獨立創(chuàng)作。
3.教師巡同輔導。
四、展示交流
將自己的畫貼在教室四周的展示板上。與同學互相介紹自己的畫,并進行簡短的評價。
五、拓展延伸
1.聽名人珍惜時間的故事,談談感受。
2.課后自己制定一個作息時間表,學會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