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5-25 11:32:15
幼教網(wǎng)整理了關于2018年青島版三年級自然與科學下冊《制作計時工具》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教學目標
1.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制作帶有創(chuàng)造性的科技作品,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及動手能力;能傾聽和尊重其他同學的不同觀點和評議。
2.意合作與交流;關注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產(chǎn)品;樂于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服務于生活;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意識到生活是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源泉。
3.制作一種簡單的計時工具。
二、教學重難點
愿意合作與交流,會制作一種簡單的計時工具。
三、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自己需要材料:膠帶、剪刀、課件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活動引入
方法一:談話:同學們,古人很早就知道利用太陽計時間,并且發(fā)明了多種計時工具,同學們能不能也來做個計時工具呢?
學生匯報想法,導入新課。
方法二:教師展示精美的沙漏或水鐘等計時工具,讓學生欣賞,激起學生的創(chuàng)作激情,以此引入制作活動之中。
設計制作方案
1.組討論,設想制作方案,互相啟發(fā),開拓思路。
2.師展示幾種典型個例,主要側重創(chuàng)新性進行評價。
3.生設想各自的方案,理清制作思路。
4.流方案,互相提出建議。
5.自己的方案進行調整。
開展制作活動
1.師提出制作要求,如安全使用剪刀,互助合作,進行制作提示等。
2.小組為單位或獨立進行制作,教師進行恰當?shù)闹笇АⅫc播。
3.游戲,也可寫10個漂亮的字,或讀一篇四句詩等,用自己的作品進行計時,掌握自己的計時工具計時的規(guī)律。
4.作品進行改進,如調整計時時間(控制流量),使作品更美觀等。
展示與交流
1.自己的作品擺到展示臺上,互相欣賞、評價。
2.選出部分作品進行重要評價,可從創(chuàng)意、美觀、實用三方面選擇典型作品。
3.作品提出修改意見,提出改進方法。
拓展延伸
建議用自己制作的計時工具記錄寫家庭作業(yè)的時間,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新問題,并對自己的作品進一步改進,或創(chuàng)造發(fā)明更好的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