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5-24 16:14:40
幼教網(wǎng)整理了關于2018年鄂教版六年級科學下冊《月相的成因》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教學目標
1.知道月球是地球的衛(wèi)星,它在不停地繞地球公轉,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的;月球本身不會發(fā)光,我們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陽光;月相變化是月球在不斷繞地球公轉的過程中發(fā)生的。
2.能夠對月相變化的原因做出合理的假設和猜想;能夠用模擬實驗探究月相形成的原因。
3.愿意傾聽其他同學對于月相變化原因的觀點和評述。
二、教學準備
大白紙、記號筆、黃色乒乓球、臺燈、鉛筆、粉筆。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提出研究問題
。1)出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盈月、滿月、凸虧月、下弦月、殘月這八種典型月相的圖片,讓學生根據(jù)從農(nóng)歷初一開始出現(xiàn)的順序排列。
。2)提出研究問題:月相的變化是怎樣形成的?
2.形成研究假設
。1)讓學生以小組進行討論:月相每個月重復出現(xiàn)的原因是什么?
。2)讓學生在班上匯報自己的想法。
。3)把學生按照不同的解釋分成小組,并且根據(jù)自己的想法作出一個示意圖。
在繪制示意圖之前,為了讓不同學生畫的示意圖能夠被相互理解,教師提出以下幾點要求:
①示意圖要表示出從北極俯瞰時,地球和月球的位置;
、诋斣虑蛱幱谲壍郎系牟煌恢脮r所出現(xiàn)的月相。
、墼虑蚶@地球轉動的方向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