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5-17 20:55:38
幼教網(wǎng)整理了關于2018年語文S版六年級語文下冊《永生的眼睛》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講述了作者一家三個人為盲人捐獻眼角膜的感人事跡,贊美了他們高尚的情操。課文中的“我”由當年對父親捐獻母親的角膜不理解,到成年以后親自捐獻了因病去世的父親和因車禍喪生的女兒的角膜,這是多么巨大的轉變!這種轉變展現(xiàn)了“我”傳統(tǒng)觀念的轉變和思想認識的升華。當年十四歲的“我”和現(xiàn)在十四歲的女兒,對親人捐獻角膜的兩種不同態(tài)度,也反映了前輩的言傳身教對后輩所產(chǎn)生的影響。
課文按時間順序可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1——3自然段):寫母親病逝后,父親遵照他們生前的約定,將母親的角膜捐贈給醫(yī)院,并深深地教育了“我”。
第二部分(4——5自然段):寫父親患重病時,仍為自己去世后可以捐贈所有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角膜而感到愉快,他的心愿深深地感動了“我”的女兒溫迪。(第四自然段父親說的話,從三個角度說明了捐贈的快樂:從病人的角度,從病人家屬的角度,從自己親人的角度。)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寫“我”遵從父親的遺囑,捐贈了他的眼睛的角膜,溫迪為此感到驕傲,并準備效仿外公捐贈角膜。
第四部分(7——9自然段):寫溫迪在意外車禍中喪生,“我”再一次捐贈了親人的眼睛角膜。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讓學生從課文講述的故事中感悟生命的美好,體會人性的真善美,樹立器官捐獻的正確觀念。
設計理念:
本課是一篇略讀課文,在一個課時要完成本課的教學,必須將閱讀的任務向課前進行適當?shù)难由欤瑥亩才囵B(yǎng)了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與能力。在課內(nèi)教學中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與文本對話的平臺,教師給予適當?shù)?ldquo;讀”的引導,讓學生在有限的時空內(nèi)實現(xiàn)更為有效的閱讀對話,在閱讀中學會閱讀,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抓住文中人物的語言等重點語句體會句中含義和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課題“永生的眼睛”的含義。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正確認讀“輟”,讀讀記記“給予、捐贈、酷愛、領悟、輝映、與世長辭、突如其來、栩栩如生、熱淚盈眶、才華橫溢”等詞語,激勵學生從中選用常用詞寫話。激勵學生積累課文中自己喜歡的語句。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理解琳達一家人高尚的精神境界。
教學難點:
理解課題“永生的眼睛”的含義。
教學準備:課前預習。
1、讀通讀順課文,畫出本課生字新詞,試著應用學過的方法理解新詞。
2、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讀了課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設計:
一、閱讀資料,認識“角膜”
教師出示(或教師介紹)有關“角膜”“角膜病”“角膜捐獻”的資料(內(nèi)容)——見“教學用書”中“五、參考資料——有關角膜的資料”。
【讓學生認識眼睛角膜,了解角膜捐贈的意義。】
二、檢查預習,初步感知
1、教師揭題:18﹡永生的眼睛
2、請學生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談談讀了這篇課文的感受(同學們讀完這篇課文后,心里一定很不平靜,有什么心里話想分享一下嗎?)
3、請一兩個學生交流各自準備積累的詞語后,教師分組出示以下詞語,按不同的要求進行詞語教學。
a、給(jǐ)予 捐贈
b、溫迪 酷愛 栩(xǔ)栩如生 才華橫溢 熱淚盈眶 捐贈
c、突如其來 與世長辭
以上三組詞語在學生正確認讀基礎上,教師提出以下要求:
、僮x了“a”組中的兩個詞語,你心里有什么感受?(感受精神的高尚。)
、谧x“b”組詞語,你仿佛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孩子?(再現(xiàn)溫迪聰明、善良的形象。)
、圩x“c”組詞語,你有什么感受?(對親人突然失去的惋惜。)
4、指名讀課文,注意正音,檢查學生預習中課文通讀情況。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