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5-16 20:29:29
幼教網整理了關于2018年語文S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畫蛇添足》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意思。
2、懂得寓言所折射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先畫好蛇的人,為什么“終亡其酒”?
一、導入
1、師:在上課前老師說一件自己生活中的小事:前幾天馬老師給了我一塊咸肉,說是醃了很久,夠咸的了。可我回家后又加了一把鹽繼續(xù)醃制。等到蒸熟后一嘗,已經咸得發(fā)苦,沒法再吃了。誰能用一個成語來說說老師這樣做法叫什么?(畫蛇添足)
二、揭題
1、板書:畫蛇添足。
2、我們今天再學習一則以古文形式呈現的寓言,來,齊讀課題。
3、師:打開課本。誰來說說這個出自于寓言的成語的意思。
。“畫”是“畫好后”還是“畫時”)
4、師:除了意思,你還知道它的有關知識嗎?(引導學生說出故事的出處)
三、初讀課文
1、師:既然是一個故事,那我們用什么樣的語氣去讀呢?(講故事的語氣)好的。誰來給我們示范一段?
2、師:××給我們作了榜樣。好的,齊讀。
3、師:讀了這個古文,你知道它主要講什么嗎?
4、師:××已經把故事的起因、經過、結局講清楚了。快速找出寫起因、經過、結局的相關段落。
5、指名讀①,指名讀②③,齊讀④。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1、默讀第一段,想想這一段告訴我們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板書:祠者賜酒。
2、師:學習古文,理解意思很重要。咱們復習上節(jié)課的一些方法。
3、第六列指名讀。
4、師:我們理解第一自然段時,是怎么把這些方法用上的?
五、學習第二自然段
1、師:我們可以用這幾種方法理解第二自然段,看看舍人如何處理這壹酒,可以自言自語說一說。
2、同桌交流。
3、同桌匯報,一人讀,一人說意思。
(注意點撥:1、你把比賽的規(guī)則說得很清楚了。2、從“先成”看出畫蛇要求快、完整)
板書:蛇成飲酒。
4、指導朗讀:舍人也是一群廉廉君子,能夠明確、溫和地商量,不失禮儀。誰來讀。
六、學習第三自然段
1、相約“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那誰喝到了酒,畫蛇添足的又是哪個人?
2、自讀第三自然段,此段寫了哪幾個人物?(先成者,另一人)
3、劃出描寫這兩個人言、行的句子,指名讀。
4、讀“蛇先成者”的句子,說意思。
5、讀“另一人”的句子,說意思。
七、學習第四段
1、齊讀故事結局,用可惜語氣。理解意思,完成板書。
2、為什么“為蛇足者,終亡其酒”?
3、學生自由發(fā)言:因為他畫好后做了多余的事。
4、心理診斷:為什么這個人會作出畫蛇添足的舉動?從他的言行中尋找答案。
5、完成點撥。
A、第一句的朗讀,讀出驕傲,沾沾自喜,自作聰明。
B、從“另一個人”的話中明確“蛇畫上腳就不是蛇”了。
C、讀出此人的不屑。
6、總結(就問題2、4進行)舍人相約“畫地為蛇,先成飲酒”,一個人先畫完了蛇,但他沾沾自喜、驕傲,給蛇畫上了腳,這個多余的舉動使蛇不再是蛇,也耽誤了時間。所以“終亡其酒”。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