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4-23 10:29:49
1、培養(yǎng)孩子尊敬父母的意識
孩子與父母的關系是一個孩子首先面臨的最重要的社會關系,這種關系是孩子與他人交往時所采取的態(tài)度的基礎。所以,讓孩子尊重父母是對孩子的一生負責。
有的孩子之所以會凌駕在父母之上,是因為在父母過度溺愛或是過度嚴厲的教育態(tài)度下,沒有樹立起尊重父母的意識。
父母要有一個正確的教育態(tài)度:當孩子做事情做得很好的時候,就及時表揚;當孩子做得不對的時候,要嚴厲批評。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結果都不是一朝一夕導致的,都有深遠的原因?v容孩子無禮,等于埋下隱患。
2、不讓無理取鬧的孩子得到好處
我們時常會看到,在商場里,一個兩三歲的孩子要買一個很貴的玩具,媽媽沒有給他買。這孩子大哭大鬧,先對媽媽拳打腳踢,后來索性坐在地上撒潑。搞得這位媽媽十分難堪,怎么勸怎么哄也不行。媽媽嘆了口氣,拿出錢包,準備“屈服”。
然而正確的態(tài)度應該是:不能慣著他!不能讓無理取鬧的孩子得到任何好處,不然你一輩子都要忍受孩子的無理取鬧!
如果媽媽心一軟,買了那個玩具,孩子也就“沒治了”。從此,媽媽將成為孩子感情訛詐的受害者。要知道,多少“小霸王”就是在縱容中學壞的!
做父母的要有一個信念:孩子每一次無理取鬧,絕不能讓他得到好處,尤其是第一次。
3、嚴厲的管教之后是溝通的最佳時機
當父母與孩子的“激戰(zhàn)”停止,孩子的胡鬧沒有得逞時,他會明白自己是“咎由自取”。這時候,孩子常常對父母做出親昵的舉動,這個時候往往是父母與孩子溝通的最佳時機。
因此,父母不應該害怕沖突,或者在沖突時退卻。我們要把沖突看成重要事件,因為它提供了跟孩子交流和溝通的機會,這時候談話的效果多是其他時候無法達到的。
矛盾過后,孩子往往想依偎在父母的懷里,父母應該張開溫暖的雙臂歡迎他。你可以耐心地和他談談,因為這個時候,你說的話他容易聽進去。
對孩子批評過后,要適當鼓勵,施以父母的溫情,對孩子要求的合理部分要給予滿足。這等于告訴孩子,父母是愛他的,父母否定的不是他本人,而是他的不恰當行為。
這樣,管教孩子就有了一個充滿愛的結尾。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