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4-03 17:36:11
1歲以后寶寶的飲食要點:
1
食物均衡豐富
寶寶的餐桌上每天都應(yīng)該包含這4大類食物:
谷物類(米面、粗雜糧、薯類)、
蛋白質(zhì)類(魚、肉、蛋或豆)、
蔬菜蔬果類(不同顏色種類)、
奶類(母乳、配方奶、酸奶或者牛奶);
沒有“最好的食物”,只有“最合理的吃法”,讓寶寶盡可能攝入足夠豐富的食物,而不是只吃某種營養(yǎng)價值高的食物。
2
食物量
一歲~一歲半每天(根據(jù)膳食寶塔的推算);
谷類:100-120克;
禽畜肉、魚蝦40~50克;
蛋1個
蔬菜水果類各80~150克;
水果50~80克;
油8~12克;
3
食物性狀
食物性狀隨著寶寶咀嚼能力的提高而改變,從一歲到一歲半大體應(yīng)該是這樣:
稠粥~軟飯;
細顆!诸w粒;
軟爛面~稍有彈性韌勁的面;
粗水果~切成片、條、塊的水果,不斷接近成人化飲食去嘗試,只要寶寶能咀嚼好吞咽,就是合適的性狀。當(dāng)然也不能勉強,要看寶寶的接受情況。
4
延續(xù)“大雜燴”式吃法像成人式飲食過度
吃“大雜燴”有很多好處,可以均衡營養(yǎng)減少偏食挑食,在寶寶有限的專注力和胃容量范圍吃到更多食物,不論是剛開始加輔食還是一歲以后,都可以保持這樣的習(xí)慣,區(qū)別只是從稀糊到稠糊,再到軟米飯拌菜,同樣的吃法只是制作軟爛程度不同。
不過一歲以后,可以有意識的培養(yǎng)寶寶自己吃飯的能力了,只要寶寶有搶勺子~送進嘴里這樣的動作,家長就可以給寶寶一把勺子,讓他自己摸索學(xué)習(xí),當(dāng)寶寶學(xué)會自己吃飯以后,可能會喜歡把碗里的飯菜挑選著吃,之后可以慢慢多提供豐富的單獨制作的食物,向成人式吃法自然過渡。
5
餐次
很多地方包括專家大V都是建議要吃三餐加2~3次零食/點心,因為寶寶胃容量小,餓的快,但是據(jù)宸媽我的實踐和觀察,這2~3次點心并不是必需,因為除了3餐,寶寶還要喝奶,喝奶吃飯算下來,一天就有5~6頓,如果再額外加點心,這餐次也是夠多了,喂食間隔時間太短,會讓寶寶始終沒有饑餓感,從而減弱吃飯的欲望。
有的媽媽擔(dān)心寶寶餓,刻意準備餅干類零食在三餐之間吃,這類零食高糖高能量但是低營養(yǎng),吃了零食正餐量就減少了,還有可能造成挑食,得不償失,其實只要三餐吃的量足夠,中間只需喂奶,最多喂點水果就夠了。
讓寶寶始終有饑飽感,也盡量避免攝入垃圾零食。
6
奶量
建議奶量360毫升~480毫升,每天喝2~3次。
7
家長心態(tài)
喂飯最好固定時間、固定地點,固定人,用相同的餐具,有助形成條件反射。吃飯時,環(huán)境應(yīng)舒適安靜,減少不必要的干擾。
給寶寶更多自主選擇性,讓寶寶自己決定吃多少食物,做家長的只需要準備好豐富的食物,吃多少是孩子自己的事,培養(yǎng)自主獨立性。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xué)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