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4-01 17:51:38
幼教網(wǎng)整理了關于2018年魯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鶯》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材分析:
《鶯》是魯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是一篇介紹鶯的習性的科普文章,同時也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既具科學性又具文學筆調。教師可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細致觀察的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要調動學生的想像力和從小積累的一些生物知識,讓學生先概括文中所寫內(nèi)容,在此基礎上反復地朗讀課文,認識鶯的生活習性及特點,并學習作者用詞準確的寫法和細致觀察的科學精神。
教學目標:
1.學習抓住主要信息,概括課文要點,品味優(yōu)美的語言。
2.養(yǎng)成認真觀察事物特征的習慣。
3.激發(fā)對自然對一切生命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體會語言的優(yōu)美,學會細致觀察。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法、朗讀品味法、圈點勾畫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
同學們,我們剛剛學過一首描寫早春風光的詩,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大家一起來背誦一下。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描繪了一幅動人的鶯歌燕舞圖。鶯是大自然杰出的歌唱家,它以其動人的歌喉贏得人們的喜愛和贊美,詩詞中還有很多寫鶯的詩句,大家能想起來嗎?
大家可以看到,這些詩句當中,鶯給我們留下的最突出的印象是什么?——啼 。鶯的歌聲(啼聲),給人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它因此進入了古詩中、春聯(lián)中,成了吉祥喜慶的象征,成了春的使者。這是我們中國人對鶯的看法,那么,鶯在法國作家布封的筆下又是什么樣的呢?今天就讓我們隨著法國博物學家、作家布封一起去了解一下。(板書:課題、作者)
二、出示目標
1.學習抓住主要信息,概括課文要點,品味優(yōu)美的語言。
2.養(yǎng)成認真觀察事物特征的習慣。
3.激發(fā)對自然對一切生命的熱愛之情。
三、誦讀文本,初識“鶯貌”
1.誦讀要求:讀準字音、恰當停頓、讀出語氣。(圈點勾畫法)
2.整體感知文章,概括各段中心。
。ń處熖崾荆褐行木涫且欢挝淖种斜硎霰径沃行囊馑嫉木渥樱S酶爬ɑ蛱崾镜姆绞絹磉M行表述。一般情況下只有一個中心句,它大多放在段首,有時也放在段尾,個別情況下才放在段中。陳述性語段有時沒有中心句,但可綜合概括出全段的中心意思。)
學生先自主瀏覽文本,圈點勾畫關鍵詞句,然后組內(nèi)交流明確,推選代表展示。
第一段:冬去春來,鳥類帶來新春氣息。
第二段:概說鶯的特點。
第三段:介紹鶯的外形、毛色。
第四段:重點說明鶯活潑好動的性情。
第五段:介紹鶯生性膽小。
第六段:鶯有美妙的歌聲,它歌唱幸福,人們?yōu)橹畡忧椤?/p>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