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3-29 16:21:58
7、師:第二主題由《茉莉花》音調變化而來,嫵媚而柔情,體現了人民對美好與未來的幢憬。
8、生聽第三段
思考:它再現了第幾主題?
9、師:第三段先由低音區(qū)出現第一主題,然后高音區(qū)用第二主題伴奏,樂曲推向高潮,最后,樂曲在鑼鼓聲中結束,仿佛是演員在歌舞中的退場。
三、露一手
1、師:“花鼓”是我國具有代表性的民間傳統(tǒng)歌舞形式,江淮地區(qū)有“鳳陽花鼓”和“花鼓燈”。通常由女演員手持或身背小鼓,男演員手拿小鑼,一面歌舞一面用打擊樂伴奏,我們一起來看一段花鼓表演(多媒體播放花鼓舞)
2、師:我也學了幾個花鼓動作,想看嗎?(師表演幾個花鼓動作)
3、師:同學們愿意和我一起跳嗎?
4、師講解、輔導花鼓基本動作。
5、師生配上音樂演一演。
四、我的創(chuàng)造
1、學一學書上的節(jié)奏(先將小鼓、小鑼節(jié)奏合二為一,再進行分聲部練習)
2、師唱旋律,生拿出自制的小鼓、小鑼用書上的節(jié)奏合奏一段。
3、師彈奏《花鼓》旋律,生邊哼邊創(chuàng)編節(jié)奏型,隨著音樂輕輕拍拍。
4、生展示自己創(chuàng)編的節(jié)奏,師生選出合適的,一起練一練。
5、生跟著音樂二部合奏。
五、小結
第五課時
教學內容:
聽:領唱、合唱《情系江淮》
手風琴獨奏《我為祖國守大橋》
教學目標:
1.通過聽賞歌曲《情系江淮》,培養(yǎng)學生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2.通過聽賞手風琴獨奏《我為祖國守大橋》,培養(yǎng)學生對民間音樂的感受力、鑒賞力。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歌曲、器樂作品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情系江淮》
1、導入
師:同學們,第四單元我們學唱了三首獨具江淮特色的民間歌曲,身為江蘇人,你對江蘇的了解又有多少呢?
2、用《情系江淮》作背景音樂,利用多媒體讓學生看看江蘇的風貌。
3、學生課堂上交流搜索到的有關江蘇地理、人文方面的資料。
4、師生有感情地朗讀歌詞,對交流的信息作一個總結。
5、欣賞歌曲,從旋律上感受作者對江蘇的深厚感情。
6、教師帶學生哼唱歌曲的旋律片段,激發(fā)學生對江蘇的熱愛和贊美的感情。
7、再次仔細聆聽歌曲,可輕聲哼唱,感受作者對江蘇深切的愛。
二、《我為祖國守大橋》
1、導入
師:同學們,上節(jié)課老師還布置作業(yè),以“家鄉(xiāng)今日橋更美”為主題,收集有關橋的知識,老師也搜集了一些以橋為主題的藝術作品,一起來先睹為快。
2、師多媒體展示各類以橋為主題的藝術作品。
3、學生展示、交流自己的搜集。
4、師:下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老橋的歌謠。
師講解作品創(chuàng)作背景。(背景音樂為欣賞曲目)
5、生欣賞手風琴獨奏《我為祖國守大橋》
思考:作者用樂器模仿了哪些自然聲響?
6、生聽歌曲《我為祖國守大橋》。
。ǔ鍪靖柙~)借助歌詞體會樂器作品的情感。
7、師帶生唱唱旋律,用富有激情的聲音著力歌頌戰(zhàn)士樂觀豪邁的情懷,加深對樂曲的認識。
8、再次完整聽賞,感受作者營造的情與景的傳奇效果。
三、采集與分享
1、回家畫一畫家鄉(xiāng)的新橋。
2、唱一唱你心中的理想之橋。
四、小結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