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3-28 16:38:43
B、圓明園是我們的恥辱。
C、圓明園是我們中國人民的警示牌。
……
師小結:圓明園的大火早已熄滅,可是我們思考的腳步不能停止。
。ǘ┬∞q論
師:你認為圓明園是否應該修復?
學生可以分正方、反方就自己的觀點闡述。
師:我們可以有不同的觀點,老師覺得不應修復,原因是:第一,現(xiàn)存的圓明園遺址是永遠的國恥紀念地,對其修復會使歷史文物的教育價值蕩然無存;第二,圓明園目前的主要價值,早已不是百年前的宮廷建筑或皇家園林的輝煌,而是被侵略者焚毀后留下的恥辱;第三,修復是對歷史文物的徹底破壞,與現(xiàn)行的國家文物保護法相悖;第四,修復圓明園至多只可能是增加一處新的人造景觀,而且會不倫不類。
四、小結深思。
師:由于清朝政府的軟弱無能,我們失去了“萬園之園”的圓明園。你知道圓明園的毀滅對中國,對世界造成了什么影響嗎?
學生交流。
師總結:
1861年11月25日,法國大文學家雨果在談到圓明園的時候說:“我們教堂的所有財富加起來,也無法和這一東方巨大的且又漂亮的博物館相比較”。他又說:“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大肆劫掠,另一個強盜放火焚燒。一個勝利者,裝滿了他的口袋,另一個看見了就塞滿了他的箱子,然后他們手挽著手哈哈大笑地回到了歐洲,這就是兩個強盜的歷史”。這是法國文學家說的話,圓明園慘遭西方侵略者的焚毀和劫掠,影響是深遠的,巨大的。
第一,圓明園慘遭焚劫,是清朝150年舉全國物力、財力、人力和智慧凝聚的皇家園林,被化為一片灰燼。
第二,圓明園慘遭焚劫,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積淀的豐富的寶藏,或被劫掠或被焚毀,這是中國從宋朝以來一千多年從來沒有過的巨大的空前的文化災難。這不僅是中華文明的一場巨大的劫難,而且是世界文明的一場巨大的劫難。
第三,圓明園慘遭焚毀,對清朝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大傷元氣,加快了清朝的衰落和滅亡。
第四,圓明園慘遭焚劫,這是中華民族的一個歷史的恥辱。這件事情永遠教育我們和我們的后代,不能忘記這個恥辱,要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更加熱愛我們的歷史,F(xiàn)在圓明園還有一片遺址,國家圖書館文津街分館前面還有一對華表,中山公園還有一個蘭亭八柱,僅留下的這些遺跡永遠告訴我們,我們要奮發(fā)圖強,使我們的國家強大起來,任何侵略勢力都不敢欺負我們。
出示最后3句話,沉痛地朗讀,銘記在心。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查閱資料,通過教師引導、媒體演示和課堂討論、互相交流,知道近代以來世界列強對中國的侵略給中國人民帶來的屈辱和危害。
2、了解林則徐、鄧世昌等民族英雄。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3、學習搜集、整理、分析和運用社會信息,能夠運用簡單的學習工具探索和說明問題。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1、了解不平等條約的簽署的原因、年代、主要內容等,搜集林則徐和鄧世昌等民族英雄的資料。
2、做好課件。
學生準備:
1、查找六個不平等條約簽署的年代、主要內容,填寫課本第13頁的表格。
2、知道林則徐和鄧世昌的事跡。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由于清朝政府的腐敗、軟弱、無能,我們中華民族不但失去了圓明園,而且自1842年起,在外國侵略者的逼迫下,先后簽署了1100多個不平等條約。你知道的有哪些?
二、不忘屈辱:
學生介紹《南京條約》、《璦琿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
三、學習英雄:
師:面對列強侵略,清政府賣國求榮,而中國人民卻沒有放棄過斗爭,林則徐、鄧世昌就是兩位杰出的民族英雄。
學生介紹。
主要的侵華戰(zhàn)爭 簽訂的不平等條約 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主要事跡或代表人物
鴉片戰(zhàn)爭 《南京條約》《五口通商章程》《虎門條約》《望廈條約》《黃埔條約》 陳連升、關天培、葛云飛、鄭國鴻、裕謙、陳化成、海齡、三元里抗英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 《天津條約》《璦琿條約》《北京條約》 史榮椿
甲午戰(zhàn)爭 《馬關條約》 左寶貴、鄧世昌、姜紹祖、徐驤
八國聯(lián)軍侵華 《辛丑條約》 義和團運動
四、實踐活動。
1、 觀看《林則徐》《甲午風云》等電影,寫觀后感。
2、編一份有關民族英雄或屈辱史的手抄報,布置一期墻報。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