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3-27 12:45:22
幼教網整理了關于2018年北京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父親的麥芽糖》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學情分析:
默讀能力作為一種語文基本功,在高年級教學中越來越重要,本單元的4篇課文中均有這一要求。本課篇幅較長,內容不難理解,很適宜采用默讀的方法進行訓練。學生通過默讀、瀏覽,感知文章大意;然后根據課后第1題,找到相關段落(如第4、9、10自然段),邊默讀邊思考邊批注,了解阿德的感情變化及其原因,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教學理念: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應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教學目標:
1.認讀本課4個生字。
2.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理解阿德情感的變化。
3.默讀課文,了解老李對阿德深厚的父愛,懂得珍惜親情。
教學重點:
了解老李對阿德深厚的父愛。
教學難點:
體會句子的豐富內涵。
教學方法:
自學、討論。
教學準備:
布置學生預習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引入新課。
1.師:上一篇課文我們感受到了一個素不相識的媽媽給予孩子的愛,這節(jié)課我們再去感受一下那深深的父愛。大家齊讀課題。
2.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
二、初讀課文,要求讀正確,了解課文的大概內容。
1.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注意訂正字音。
2.誰來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課文講述了一個阿德的男孩子,從小在父親的疼愛下長大,卻始終討厭他們賴以為生的麥芽糖,并因此離開了家鄉(xiāng)。在父親的一次次交通意外后,阿德才真正理解了父親,第一次主動吃爸爸做的麥芽糖。)
3.理解詞語的意思。
自卑——輕視自己,認為不如別人。
綽號——外號。
果腹——吃飽肚子。
郁郁寡歡——悶悶不樂。
腳踏車——臺灣地區(qū)對“自行車”的說法。
體面——光榮;光彩。
三、再讀課文,劃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1.自己讀課文,劃分段落,試著概括段落大意。
2.指名說,教師要注意引導。
第一部分(1——2自然段)寫老李賴以為生的麥芽糖,贏得了全鎮(zhèn)所有人的喜歡,唯獨兒子例外。
第二部分(3、4自然段)謝老李省吃儉用的撫養(yǎng)兒子,克阿德卻因為父親工作的卑微、家境的貧窮并不領情。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