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3-21 21:54:28
四、學情分析:
四年級是兒童成長的一個關鍵期,在小學教育中正好處在中年級向高年級的過度期;同時,四年級孩子也開始從被動的學習主體向主動的學習主體轉變。小時侯看不懂,聽不懂的一些知識,現(xiàn)在很快可以搞明白,知識增長的速度明顯加快。
本課教材是在學生近期掌握了小數的意義和性質以及前面非常熟悉的整數加減法的基礎上安排學習的,是學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和進一步學習、研究的需要,理解和掌握小數加減法的算理和算法是小學生基本的而且是必備的數學知識、技能與方法。鑒于四年級學生已具備一定的生活經驗、自學能力和利用“知識遷移”規(guī)律的學習方法,同時他們的學習能力從被動的學習主體向主動的學習主體轉變。因此本課亦采取嘗試探索教學法,充分讓學生通過探索、主動地學習為目的。
五、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主要內容有:小數加、減法、混合運算以及整數的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
1、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基本相同;計算的重點、難點都集中在小數點的處理問題上;計算的結果都要考慮是否要用小數的基本性質使之變成最簡;谝陨显颍园研导訙p法放在同一個例題(例1)中進行教學。這樣既突出了知識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又節(jié)省了教學時間,使學生能以較快的速度形成小數加減的良好認知結構。
2、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索小數加減筆算方法和解決問題多種策略的適宜空間。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教材緊緊抓住學生的這一認知特點,有意不給出小數加減法的計算過程,不概括小數的加減法法則,而是刻意引導學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數加減法的舊知遷移到小數加減法這一新的情境中。
。1)、教材選擇女子10米跳臺雙人跳水這一項目作主題圖,是因為這項比賽過程的成績計算就是小數加減計算(兩位小數)的內容,而我國奧運健兒在這項目中榮獲金牌。這樣選擇,既讓學生學習了小數加減法,又使愛國主義教育潤物無聲。
(2)、由本單元主題圖創(chuàng)設的情境引入例1的小數加減法的學習。以故事形式動態(tài)呈現(xiàn)小數加、減法。先學減法,再學加法,是以故事發(fā)展的先后順序來編排的。這樣安排,在情理之中,易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和主動計算的興趣。兩位小數的加減法如何筆算,教材沒有給出詳細過程,只有計算結果。
。3)、例2是讓學生在合作活動中總結小數加、減計算的一般方法。通過做一做的練習,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小數加減法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進一步鞏固小數加減法的計算,同時會用不同的方法,包括使用計算器進行小數加減法的計算和驗算。
。4)、例3包括三方面。1)學習小數加減混合運算。2)呈現(xiàn)了三種不同的解題思路,盡管這三種思路的思維水平處于同一個層面,但它顯現(xiàn)的意義是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許多問題的解答往往都有多種思路,多條途徑。當思維的角度不同時,就會產生不同的解答方法。(3)使學生懂得使用計算器進行稍復雜的小數加減混合計算。讓學生用計算器對自己列的算式算一遍,一方面檢驗自己筆算的結果,另一方面熟練用計算器的方法。
。5)、例4及相應的“做一做”。 (1)加法運算定律在小數加法中的應用。(2)在不同算法的比較中體會運算定律在運算中的簡化作用。(3)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計算。
3、編排特點
。1)。小數加減運算集中編排。
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基本相同;計算的重點、難點都集中在小數點的處理問題上;計算的結果都要考慮是否要用小數的基本性質使之變成最簡;谝陨显颍园研导訙p法放在同一個例題(例1)中進行教學。這樣既突出了知識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又節(jié)省了教學時間,使學生能以較快的速度形成小數加減的良好認知結構。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