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3-01 22:28:13
2、寫下自己讀文后的感想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學過程
實施反思
導入初讀感知,感悟理解
一、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學預習,感知本課學習任務。
三、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胳。
1、“孩子”指誰?“科學家”是誰?孩子為什么考科學家。
2、課文是按什么順序?qū)懙。寫了一件什么?br />
四、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1、指名讀第1~4自然段。
兄弟倆為什么非要見見達爾文不可?
。ńY(jié)合理解“甜滋滋”、‘著名“的意思。)
2、分組讀第5、6自然段。
3、自由讀第7自然段。
a、畫出敘述兄弟倆制作“蟲子標本”過程的內(nèi)容,并說一說他們這樣做的目的。(結(jié)合理解“怪模怪樣”的意思,“蟲子標本”則通過掛圖讓學生直觀感知。)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字,自主積累詞語,必須掌握的詞語有:兄弟、捉蟲、蜜糖、著名、長角須、粘成、標本、鬼臉、蓋子、忍不住。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達爾文和兄弟倆的對話。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1、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字。2、弄清楚兄弟倆是怎樣考達爾文的。
教學難點:理解達爾文為什么稱兄弟倆為“小叫蟲”以及兄弟倆為什么對達爾文更尊敬了。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