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2-28 23:07:15
生3:《祖父 ·后園 · 我》中后園成了我和祖父共同的樂園,祖孫倆在一起的快樂生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4:從《紙船——寄母親》中我感受到了冰心對母親濃濃的愛與思念。
生5:《金色的魚鉤》讓我看到了一位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老班長的光輝形象,我也要向老班長學習。
2、 教師總結本單元的課文,并由此導入本課課題。
師:親情友情,篇篇飽含人間真情。對友人對親人最溫柔的情愫,恰恰是深深留在我們心底的最平常的情感,歷久彌新,散發(fā)著歲月馥郁的芬芳。今天我們一起走進本單元的閱讀鏈接——俺爹俺娘。(板書課題)
二、 學習第一板塊“鏡頭里的爹娘”,激情展示,感悟真情。
1、 教師簡單介紹焦波及《俺爹俺娘》這本書。
師:焦波是我國著名的攝影師,他把鏡頭對準了自己的父母,真實地記錄了父母相濡以沫的生活片段,借以表達了一位游子思念爹娘的真摯情感!栋车衬铩愤@部署就是從焦波給爹娘拍攝的萬余張照片中精選出來并配以樸實的文字而成的。
2、 學生自讀焦波的《俺爹俺娘》一書的開篇詞。(多媒體出示)
3、 觀看焦波的《俺爹俺娘》一書中的精彩片段。 (多媒體出示)
。1) 出示“俺爹”的照片:這是俺爹,他有著一雙倔強的眼睛,爺爺從來沒有登上過泰山,俺爹就抱著爺爺?shù)恼掌巧狭颂┥健?br />
。2) 出示“俺娘”的照片:這是俺娘,是一位樸實的農村婦女,她總是這么樂呵呵的,好像沒有任何愁事。
。3) 出示“俺娘送俺”的照片:俗話說“兒行千里母擔憂”,每次我離家的時候走到村口,我猛一回頭,娘就總跟在我身后。
。4) 出示“父母在一起”的一組照片:男在前,女在后,娘是個守舊的人,對爹的話總是言聽計從,爹娘雖然守舊但是一輩子相互關心、相互體貼的默契合作場景還真是不少呢!爹生病了,娘就會偷偷地掉眼淚;娘生病了,爹就會忙里忙外。
。5) 出示“娘下地干活”的照片:爹娘歲數(shù)都大了,做兒女的都心疼,但是你要問:“娘,還下地干活嗎?”娘總會說:“人活著,不干活干啥!”
。6) 出示“爹娘走在鄉(xiāng)間路上”的照片:就這樣在這條鄉(xiāng)間小路上,爹娘一走就是七十多年。這就是我的天地,這就是俺的爹娘!
4、 看到焦波鏡頭里的爹娘,你的腦海中一定出現(xiàn)了自己父母的身影,F(xiàn)在就請你把最深刻的感受記錄下來吧!
5、 學生交流。
師小結:父母給予我們的太多了,我們無以回報,就讓我們默默地記住他,并在心里為他們祈禱吧。ò鍟弘y忘父母親情)
三、 自主學習第二板塊“書頁中的父母”,交流感悟,課外延伸。
1、圍繞“母親是個怎樣的人”自主學習朱德的《母親的回憶》的片段。
師:在學習這一單元的課文時,我們用到了勾畫批注寫感受的方法來學習課文,F(xiàn)在我們再利用這種方法圍繞“母親是個怎樣的人”自主學習朱德的《母親的回憶》的片段吧!
2、生寫感受,師巡視指導,然后指名交流。
生1:母親是個勤勞能干的人。
生2:母親是個不怕吃苦的人。
3、自學艾爾瑪·邦貝克《父親的愛》的片段。(多媒體出示)
學習提示:(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
。2)再讀課文,邊勾畫邊作批注,體會文中的“父愛”與“母愛”有哪些不同。
4、全班交流自學情況。
師總結:母愛是溫柔的,甚至有些溺愛;而父愛是默默地,是嚴厲的,是不能讓人理解的。但父愛母愛同樣偉大。(板書:父愛母愛同樣偉大)
四、 學習第三板塊“問問爸爸媽媽”,心靈溝通,真情實踐。
1、 聽教師示范朗讀《回家去問媽媽》片段,思考又什么問題需要問問媽媽。
2、 學生完成“心靈交流卡”。
五、 閱讀鏈接生活,總結升華。
師:父親、母親給了我們生命,人間有太多真情使我們感動,最后讓我們一起大聲地說一句: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板書設計】
俺爹俺娘
鏡頭里的父母 難忘父母深情
書頁中的父母 父愛、母愛同樣偉大
問問爸爸媽媽 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教學反思】
本單元的主題是“感謝生活中有你”,這個單元的課文可以說:親情友情,篇篇皆是人間真情。閱讀鏈接《俺爹俺娘》也是這個單元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突出的是“父母親情”。我自己很喜歡這三個板塊的文章,從“鏡頭里的爹娘”到“書頁中的父母”再到“問問爸爸媽媽”每個板塊雖然呈現(xiàn)形式不同,但是都以最平凡的生活小事為依托,用樸素而又平實的語言,展現(xiàn)了至善至美的天下第一情。
語文教學,只有教師首先被感動,才能真正地感動學生。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我以“情”立意,力爭通過以閱讀等學習活動,調動所有孩子的情感,讓這份樸實的人間真情陪伴著孩子度過每一個學習環(huán)節(jié),也融入他們的童年人生。
1、教材第一板塊“鏡頭里的爹娘”為學生提供的是攝影作品。文中只有四幅照片,每幅照片都非常有內涵,但是這些照片與學生的生活離得稍遠一些,孩子們是不能深刻體會其中所蘊含的情感。我先是將攝影家焦波和他的攝影作品集《俺爹俺娘》等文化信息介紹傳遞給學生,又從《俺爹俺娘》這本書的眾多照片中精挑細選了十幾幅簡單易懂、角度各異、內涵豐富的照片提供給學生欣賞。學生逐漸地了解了攝影作者,了解了《俺爹俺娘》這本書,也了解了照片的主人公。
這些照片,其實就是一個個真情的瞬間。對這些攝影作品的欣賞也是一種閱讀,這種“閱讀”需要學生把心“靜”來。因此,我讓學生靜靜地聽,靜靜地看,靜靜地想。這樣的閱讀深深地吸引了孩子們,他們置身其中,也感動其中,并能夠有感而發(fā),由焦波的父母想到自己的父母。
2、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始終以學生的自主學習貫穿其中,讓學生適當運用以前學到的勾畫、批注、寫讀后感、討論等方法進行學習,并將這些閱讀方法加以梳理。這樣做,既培養(yǎng)了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學習習慣,也使學生可以有效地進行課內外閱讀,學會在讀文本時與作者對話,與他人對話,也與自己對話。
3、“心靈交流卡”的設計就是想讓學生與父母心心相通,情情相融。學生的語文學習也就成了他們人生的重要組成,學生語文學習的天地變得更加寬廣了。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