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2-27 15:54:56
【正月初七】人日撈魚生
正月初七被稱為“人日”,亦稱“人勝節(jié)”、“人慶節(jié)”、“人七日”等。傳說女蝸初創(chuàng)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羊牛馬等動物后,在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
攤煎餅
中國民間此日要吃春餅卷“盒子菜”(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攤煎餅,“熏天”。
吃七寶羹
用七種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時候食用,以此來取吉兆,并說此物可以除去邪氣、醫(yī)治百病。各地物產(chǎn)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別。廣東潮汕用芥菜、芥蘭、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蔥、芫茜、韭菜加魚、肉等;臺灣、福建用菠菜、芹菜、蔥蒜、韭菜、芥菜、薺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蔥兆聰明,蒜兆精于算計,芥菜令人長壽,客家人喜用魚一起煮,取食有余之意。汕頭市區(qū)的菜攤,在這一天將7件菜搭配好,論把算錢,不計斤兩,人們樂意接受。農(nóng)村哪一戶欠一兩件菜,在地里采他人一二株菜湊成七件,沒人說他是賊。
戴人勝
人日節(jié)時,中國女子用彩紙、絲帛、軟金銀等材料制成小人的形狀,戴于頭上。也貼于屏風(fēng)等處。
贈花勝
是日,人們制作各種花勝(類人勝,樣式為花朵)相互饋贈。
撈魚生
南方一些地區(qū),民間有在人日節(jié)“撈魚生”的習(xí)俗,撈魚生時,往往多人圍滿一座,把魚肉、配料與醬料倒在大盤里,大家站起身,揮動筷子,將魚料撈動,口中還要不斷喊到:“撈啊!撈。“l(fā)!發(fā)啊!”,而且要越撈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吃面條
大部分地方在這天還有吃面條的習(xí)俗,寓意著用面條纏住歲月的雙腿,取長壽之意。此外,正月十七和正月二十七也被視為“人日子”。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此三天分別為小孩兒,大人和老人的“日子”,誰要過“日子”就要吃面條。
送火神
在山東部分地區(qū),有送火把的習(xí)俗,用作物秸稈綁扎的火把,在自家門前點燃,一直送到村外,意為驅(qū)除火災(zāi),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平安無事,不著火災(zāi)。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xué)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jī)、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