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2-24 20:12:26
3.集體交流,理解課文內容。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習相遠
性:人性,天性。 相近:相同;相似。 相遠;差別大。
誰來說說這句話的意思?(人生下來的時候,天性都是善良的。由于個人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受到的影響不同,每個人的性格才有了很大的差異。
茍不教 性乃遷 教之道 貴以專
如果不對兒童進行教育,他們善良的天性就會因為外界的不良影響而改變,對兒童進行教育,最重要最寶貴的規(guī)律就是要專心致志 、持之以恒。
昔孟母 擇鄰處 子不學 斷機杼
孟子的母親為了孟子有良好的環(huán)境,曾經(jīng)幾次搬家,選擇好的鄰居居住、安家。有一次,孟子不好好學習,逃學回家,孟母十分生氣地折斷了織布機上的梭子,以此來教育孟子。
竇燕山 有義方 教五子 名俱揚
竇燕山掌握了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因此,他教育出的五個兒子,都成了國家的有用之材。
養(yǎng)不教 父之過 教不嚴 師之惰
對兒女只是養(yǎng)活而不教育,是父母的過錯;對學生光教育而不嚴格要求,是做老師的懶惰。
子不學 非所宜 幼不學 老何為
你不學習是不應該的,小時候不學習,長大了能有什么作為?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學 不知義
玉石不經(jīng)過打磨就不能成為有價值的玉器,人如果不學習就不會知道做人的道理。
為人子 方少時 親師友 習禮儀
香九齡 能溫席 孝于親 所當執(zhí)
融四歲 能讓梨 弟于長 宜先知
四、把課文連起來讀一遍。
第 2課時
一、理清課文層次,練習把課文背下來。
1.指名讀課文,想想課文是從幾方面來談做人做事的道理的?
2.集體交流,給課文劃分層次。
第一層:(第一行)人生下來的時候,天性都是善良的。由于個人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受到的影響不同,每個人的性格才有了很大的差異。
第二層:(2——5)孩子一生下來,就要接受教育,教育者要講究教育方法。
第三層(6——10) 人要學習,要知禮儀,要孝敬父母,尊敬長輩。
3.指導學生按照層次背誦。
第一層比較簡單,學生問題不大,直接比賽就可以。
第二層以提問形式進行背誦練習,如“人生下來為什么要進行教育?孟母是怎樣教育孟子的?” 竇燕山教育成果怎么樣?……”在此基礎上男女生對背,最后進行背誦比賽。
第三層方法同上。
二、思考。
談談你學習課文后有什么感受?
三、背誦。
推薦三字經(jīng)全文,讓有興趣的同學練習背誦。
四、作業(yè)。
繼續(xù)練習背誦課文,默寫課文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