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2-21 10:45:27
第二課時
1、閱讀課文。
。1)瀏覽課文,看是誰提出要撈鐵牛?(懷丙)
。2)他是誰呢?你能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向大家介紹一下懷丙嗎?誰能用一個最準確的詞概括一下懷丙的特點(出色)
2.思考。
。1)為什么撈鐵牛?誰能讀一讀有關內(nèi)容?
(2)指名讀一讀有關內(nèi)容。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鐵牛被水沖走)
3.討論。
。1)懷丙是在什么情況下提出撈鐵牛的?(人們議論紛紛,可以看出人們束手無策,毫無辦法,是在大家感到撈鐵牛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提出來的。)
。2)從文中什么地方看出撈鐵牛十分困難?(從“笨重”一詞可以看出鐵牛很重,又沉在河底,不好打撈。從人們對此事“議論紛紛”可以看出大家對撈鐵牛沒什么好辦法。)
。3)據(jù)資料記載,每只鐵牛重四五萬斤,當時又沒有起重機這樣的現(xiàn)代化設備,打撈技術又比較落后。
。4)懷丙提出用什么方法打撈鐵牛呢?讀懷丙所說的話:(叫水送回)
怎么樣水把鐵牛送回來呢?從這個方法中,是否能看出懷丙是一個出色的工程家呢?
4.閱讀段落。
(1)指名讀有關段落。
。2)誰知道做了哪四項準備工作?①摸清地點;②兩只船并排裝滿泥沙;③并排拴緊搭架;④兩頭拴牢。
。3)你明白了什么?(這四項工作都是根據(jù)鐵牛中的“笨重”進行周密考慮的。)
。4)齊讀這一段,進一步體會出色的準備。
5.接下來,我們看打撈過程。
。1)打撈鐵牛的工作是分幾步做的?再看懷丙又有哪些地方做得出色呢?4自然段中哪些事物發(fā)生了變化? (泥沙 船 繩子 鐵牛)
。2)我們來齊讀第四自然段,想想:這些事物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泥沙鏟到黃河里去,泥沙慢慢減少,我們用一個比較簡練的詞“沙減”來概括。
其余的“船慢慢的上浮”“繩子越繃越緊”“鐵牛一點一點的向上拔”又可怎樣概括呢?(船浮 繩繃 牛拔)
其實這幾個變化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因為泥沙鏟到黃河里,泥沙慢慢減少,所以船身上浮。
請同學們用“因為……所以……”來說說船浮與牛拔之間的因果關系。
那為什么泥沙減少了船身會上?為什么船身上浮,繩子會越繃越緊?繩子繃緊,為什么鐵牛向上拔?
我們?nèi)匀豢梢园堰@幾個變化用一個動詞“拔牛”來概括。
6.學5自然段。
。1)船上的泥沙鏟光了,鐵牛離開了河底,牛拔起來了,懷丙又怎么做的?我們來看第五自然段,請一個孩子讀第五自然段。請同學們用幾個簡練的詞來概括。(劃牛 拖牛 撈牛)
(2)看來,懷丙和尚先拔牛,再劃牛,拖牛就撈上來鐵牛。讓我們再來欣賞懷丙和尚撈鐵牛的全過程。(課件:撈鐵牛的動畫)
7.小結
懷丙和尚不僅借助水的浮力拔牛,還借助水的浮力劃牛,拖牛,運用這樣的方法把八只笨重的鐵牛一只一只撈上岸,我們再來讀讀懷丙和尚那句了不起的話。(鐵牛是讓水沖走的,我還讓水把它給送回來。)
可見他具有科學的頭腦,運用科學的原理解決問題,真值得我們學習,他的確是位出色的工程師啊!
同學們,利用水的浮力撈起了八只大鐵牛,這個辦法在當時很好,但是通過仔細想一想,我覺得這個撈鐵牛的辦法有些缺陷,我們來議議懷丙和尚的撈鐵牛的辦法有什么缺陷?如何改進?同桌討論討論。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