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2-18 19:50:10
幼教網(wǎng)整理了關于2018北京版三年級語文上冊《論語》二則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
學會四個生字,理解詞句的意思。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背誦課文,正確地默寫課文。 能把《論語》二則改成兩段白話文。
過程和方法:通過查閱資料和聯(lián)系生活實際等像結合。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對中國儒學的創(chuàng)始人孔子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并激發(fā)學生對中國古典文化產(chǎn)生興趣,由此產(chǎn)生對國家、民族的自豪感。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詞句的意思。
教學難點:理解詞句的意思。能把《論語》二則改成兩段白話文。
查閱資料:孔子的有關資料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求:
1.理解詞句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正確地默寫課文。 能把《論語》二則改成兩段白話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二年級時我們學過《論語》一則,你們還記得《論語》是一部什么書嗎?
這就是孔子。(出示孔子圖片)你對孔子有哪些了解?說一說。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看看孔子又要告訴我們什么?
板書:27.《論語》二則。
二、學習課文:
1.小聲讀課文,爭取把字音讀正確,注意停頓。
教師檢查字音,出示全文:
在學生讀正確的基礎上,教師注意指導句子間的停頓。
2.引導學習、理解課文的意思。
。1)提示學生自學,默讀課文,
三、教師出示自學:
1.運用看注釋或查字典的方法理解句子中字或詞的意思。如果你還有什么解決不了的問題,把它畫下來。
2.提示:
(1)把句子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2)小組匯報:把你的問題提出來跟小組的同學進行交流,看看小組內(nèi)的同學能不能幫你解決,如果不能解決的等一會兒再向全班同學詢問。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