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1-16 17:06:17
。2)交流學法。
。3)齊讀所有詞語。
。4)小老師帶讀卡后詞語。
三、重點學習三、四節(jié)。
1.郭林宗老先生為什么要除樹?
2.原來,他這一舉動是與看到的一個字謎有關。(出示字謎1)(指名讀)
3.謎底是——(板:困)出示句子:你想,木在口中,不是一個困字嗎? 誰愿生活在困境之中呢?(指名讀,小朋友,你們發(fā)現(xiàn)嗎,其實這兩句都是反問句,誰能把它改成陳述句?對了,齊讀。用反問句是為了更加肯定,起到強調(diào)作用。)
4.師:郭老正是這么想的,所以他要砍樹。其實,這是一種無稽之談,根 本沒有科學依據(jù),這是一種迷信做法。但在當時,徐童能不能這么說?為什么?(老先生,客人??)
5.如果你在場,你會用什么方法?
6.師:是呀,徐童沒有正面反駁,他有他的對策,那就是如法炮制,也用 字謎來開導郭老。謎面是——(指名讀,出示字謎2)(板謎底:囚)
7.分組讀字謎,說說:把你的方法與徐童的這方法比,誰的好?妙在何處?
8.你們和徐童一樣聰明,當時徐童正是這么有條有理,有根有據(jù)向郭老辯 駁的,誰能學學徐童,作一番振振有辭的發(fā)言。(指名讀“你想??不能住人啦”)(齊讀)
9.聽了徐童這番振振有辭的辯駁,郭林宗便——(齊讀最后一節(jié)) 從看見砍樹到上前勸阻,但沒被接受所以只能再進行辯駁,直到最后郭老心服口服,真是曲折有趣,有沒有興趣來演一演。
10.四人小組配合演一演。
四、小結鞏固。
1.師:徐童正是憑著他的聰明才智,用他人的方法——字謎,幫助他人改 正了錯誤。板:如法炮制
2.學了這篇課文,你學到了什么?
3.小結:我們要學習運用別人能夠接受的方法勸阻幫助了別人。
教學板書:
起因:郭伯伯砍大樹
經(jīng)過:郭伯伯的
理由:困 用同樣的方法說服別人 徐童反駁理由:囚
結果:保住了大樹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