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家長幫重慶站 作者:南大街 2018-01-11 14:13:30
-3-
為了孩子的成長教育,1923年,陳鶴琴開始為3歲的兒子選擇幼兒園,可是當(dāng)年的南京基本都是完全西化的教會幼兒園,沒有中國特色的幼兒園,這使他萌生了創(chuàng)辦一所中國式幼兒園的想法。
想到就做到,陳鶴琴真的辦起了幼稚園,自己親任園長,聘請了2位教師,招收了12名兒童,10個孩子是東南大學(xué)的教師子女,包括他自己的兩個孩子,還有兩個日本孩子。幼稚園的場地卻很有趣,就在鼓樓頭條巷自家住宅不足30平方米的客廳里。
他辦幼兒園不為盈利,只是為了“理想中的教育”,幼兒園名氣越來越大,狹小的客廳實在容納不下。于是,陳鶴琴和7個有共同意愿的好友成立了董事會,募集資金以購買土地,1925年在住宅隔壁造了房子,開始對外招生,正式成為南京鼓樓幼稚園,同年被定為“東南大學(xué)教育科實驗幼稚園”——這是中國本土教育家建立的第一所現(xiàn)代幼兒園。
在《一年來南京鼓樓幼稚園試驗概況》中我們可以領(lǐng)略當(dāng)時幼兒園的情形:
在鼓樓公園西邊新村中,有幾畝空地,滿布著綠草短樹,一所矮矮的平房,放著幾多運動器械,玩具恩物等。早晨九時起草地上就看到兒童的跳躍,聽到咿呀的歌聲,還有二三位富有兒童性的成人,跟著一群一群的兒童跑;有時候帶著幾個兒童到附近田野、公園、市街上去;有時鐘聲一響,大家都到屋子里去做室內(nèi)活動。這樣要到下午五時以后,方才靜悄悄地,只聽到辦公室里幾個人開會談話的聲音……
陳鶴琴親自布置園地,種植花卉,添置如秋千、搖船、搖馬、大小積木、沙盤等運動器具,又訂制課桌椅。園地布置成草坪,四周種上冬青,儼然是個小公園。這樣一來,鼓樓幼稚園竟成為周圍市民的一個游覽之處。鼓樓的西面許多低矮的小山坡更是成了鼓樓幼稚園兒童歡樂的課堂。
幼稚園每周至少組織兒童們?nèi)蔚揭巴饣顒,在大自然中上課。白天,陳鶴琴和鼓樓幼稚園的教師與兒童們在一起游戲、上課,同時進行實驗;清晨和傍晚用來整理試驗成績和搜集資料,有時工作持續(xù)到半夜。
陳鶴琴的學(xué)生和重要助手張宗麟曾深情回憶:
每晚工作完了,我們也常在星月皎潔、樹影扶疏的草地上散步。一面欣賞夜的靜和美,一面還喁喁談著各種工作;有時還辯論某項試驗工作的準(zhǔn)確性、某種玩具的改革、某個孩子的行動與進步等等。倘若在冬夜,我們更有趣了。吃罷晚飯,常常邀幾位愛好兒童教育的朋友圍爐長談。冰雪滿途,但是在一個內(nèi)心充滿工作激情的人心里,對此反而生出無窮的快慰。
南京鼓樓幼稚園的開辦基本實現(xiàn)了陳鶴琴創(chuàng)建一所新型的、中國式的幼稚園作為新教育思想和主張的實驗園地的愿望和理想,它是中國本土教育家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幼稚園,是中國最早的幼稚教育試驗中心。不僅如此,鼓樓幼兒園還實現(xiàn)了陳鶴琴“建筑中國化的幼稚園園舍,改造西洋的玩具使之中國化,創(chuàng)造中國幼稚園的全部活動”的教育初衷。
在南京鼓樓幼稚園實驗成功后,陳鶴琴繼而在南京市幼稚園及燕子磯、曉莊等鄉(xiāng)村幼稚園實驗,以后又在上海實驗。這些教育成就,讓陳鶴琴被公認(rèn)為是中國幼稚教育的奠基人。
晚年陳鶴琴與孩子們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xué)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