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7-12-27 18:20:15
幼教網整理了2018浙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白米飯和花衣裳》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學會生字詞,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2、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知道大米飯、花衣裳是從哪兒來的,懂得珍惜糧食,愛護衣服,尊重別人的勞動。
3、有感情的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片、錄音機、錄音帶、掛圖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
小朋友們知道我們吃的大米飯、穿的花衣裳是怎么來的嗎?學了第19課,我們就知道了。下面請小朋友們把課本翻到第50頁,學習課文《白米飯和花衣裳》。然后轉身在黑板上寫下題目,并標上“飯”、“裳”的拼音,讀題,教學“飯”,認識“ ”字旁,“裳”,注意翹舌音,在這里讀輕聲。
二、聽錄音。
1、邊聽邊想,課文講了些什么?
2、借助拼音,通讀課文。
三、圖文對照,學習生字、生詞。
1、看掛圖1(小明手捧大米飯圖)。
。1)問:小明手上捧的是什么?(大米飯)大米飯是怎么樣的?(白又香的)然后結合起來說一遍:小明手上捧著的大米飯是白又香的。
。2)假如你是小明,當你吃了白又香的大米飯之后,你是否會想一想它是哪兒來的呢?然后過渡到教學“吃”。“吃”是左右結構,是用口來吃的,注意右邊是“乞”而非“氣”。還要注意“哪”與“那”的區(qū)別,“哪”讀第三聲,是用在問句里面的。
2、看掛圖2(農民在烈日下插秧圖)。
。1)問:圖上畫著誰?(農民伯伯)在干什么?(插秧,重點說明汗流浹背,引出烈日,突出其勞作的辛苦。)
。2)教學“農”、“民”、“糧”。
農民兩字介紹筆順筆畫,“糧”字教學“米”字旁,注意右邊是“良”而非“艮”。
3、全班一起讀第一節(jié)。
4、指名讀第二節(jié)。
5、看掛圖3(小紅穿著漂亮的花衣裳圖)。
(1)問:小紅穿著怎樣的花衣裳?(小紅穿著漂亮的花衣裳。)教學“漂”、“穿”字,學生自己分析字形。學“漂”時,注意右邊上面的“西”字,它作字頭里面兩豎不拐彎,學習“穿”字時,注意“穴”字頭,讓學生自己數筆畫,記字形。
。2)問:漂亮的花衣裳是從哪兒來的呀?
6、出示工人阿姨織布圖,問工人阿姨在干什么?(織布。)教學“織”字。
四、復習鞏固生字、新詞。
1、抽讀生字卡片。
2、讓學生口頭組詞
農:(農民、農村、農田)
布:(花布、織布、白布)
民:(人民、農民、民眾)
五、書寫指導。
指導各個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寫法,重點介紹“漂”的寫法。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抽讀生字、新詞卡片。
二、聽錄音,思考:白米飯和花衣裳是怎么來的?
三、學習第一節(jié)。
1、指名朗讀,說:經過上一節(jié)的學習,我們知道白又香的大米飯是農民伯伯辛苦勞動得來的。那么,看著這幅圖(農民在烈日下插秧圖),你知道這是什么時候么?他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他干得怎樣?
小結:炎熱的夏天中午,太陽火辣辣的照著大地,農民伯伯卻彎著腰,在田里一枝枝的插著水稻。汗水一滴滴地滴下來,他也沒顧得上擦一把。
2、學習古詩《鋤禾》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這首古詩生動地描述了農民伯伯勞作的辛苦以及大米飯的來之不易。然而從稻子轉變?yōu)槲覀兪种械陌酌罪堖要經過很多其它的勞動?磼靾D(農民施肥、收割、脫粒、碾米)問:他們在干什么?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