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7-12-27 18:19:25
3、學習第2小節(jié)。
。1)那么小剛又怎么做呢?請小朋友看課文插圖,哪個是小剛?你怎么知道?他做了什么?
。2)小剛把紙團踢到了冬冬的課桌邊,那他又是怎么踢的呢?請一個小朋友讀第2小節(jié),其余同學思考這個問題。然后要求回答。
。3)問:小剛為什么要悄悄地踢紙團?
。4)小結(jié):小剛看到地上的紙團,悄悄的踢到了冬冬的身邊。
(5)齊讀第1小節(jié)。
4、學習第3小節(jié)。
。1)現(xiàn)在紙團到了哪里?那冬冬又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請小朋友看課文中的插圖,說一說。
。2)指名讀第3小節(jié),其余小朋友聽的時候想一想:冬冬什么時候把紙團扔進了紙簍?為什么冬冬要在那個時候撿起來扔呢?
。3)指名回答并小結(jié):下課后冬冬自覺撿起地上紙團,扔進了紙簍。
(4)齊讀第3小節(jié)。注意最后一句,丁丁和小剛為什么臉紅?
。5)指名回答。(因為知道自己錯了,冬冬做的對。)
小結(jié):冬冬用自己的行動幫助丁丁和小剛改正了亂扔紙屑的壞習慣。
三、齊讀課文,教師總結(jié)
1、朗讀課文。
2、出示思考題。
。1)課桌下的紙團從哪里來?
。2)這個紙團來到了誰的身邊?
。3)這個紙團最后到了哪里?
3、討論以上3個問題,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板書:丁丁--小剛--冬冬--紙簍紙簍
4、教師總結(jié):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丁丁、小剛和冬冬3個小朋友對待紙團的態(tài)度是不同的,那么他們誰做得對?為什么?小朋友回去好好朗讀課文并思考一下這個問題,我們下節(jié)得再討論。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進一步加深理解課文,讓學生知道不能亂丟果殼紙屑,自覺保持環(huán)境,鞏固生字和新詞。
教學過程:
一、討論課后問題,加深理解課文
1、指導朗讀全文。
2、看課后練習4,說說丁丁、小剛和冬冬誰做得對?為什么?
3、那丁丁和小剛知道自己錯了嗎?從課文中哪句話可以看出來?(丁丁和小剛臉紅了)
4、請小朋友想像一下,丁丁和小剛兩位小朋友,以后會怎么做呢?
二、行為指導
1、請小朋友們對照一下,我們班里有哪些小朋友像冬冬呢》我們?yōu)檫@些小朋友鼓掌。其他小朋友要向他們學習,自覺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
2、問:
。1)別人把廢紙扔在你的桌子下,你應該怎么做?
(2)你看到別人桌子下有廢紙,怎么辦?
。3)紙團要扔進紙簍里,那么香蕉皮、西瓜皮應該扔在哪兒呢?
指名回答。
小結(jié):不能亂丟果殼和紙屑,小朋友要自覺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結(jié)合課后練習5,齊讀。)
三、作業(yè)練習
1、復習生字,口頭組詞。(完、作、業(yè)、成、臉)
2、完成課后練習2和練習3,指導糾正。
3、結(jié)合作業(yè)本練習題,布置課堂作業(yè)和課后練習。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