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作者:@佚名 2017-11-08 20:28:59
幼教網(wǎng)整理了關(guān)于幼兒兒童營養(yǎng)《寶寶不愛吃輔食怎么辦》,希望對幼兒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循序漸進別心急
從4~6個月開始,寶寶唾液腺的分泌逐漸增加,消化器官和消化機能逐漸完善,活動量也在增加,消耗的熱量開始增多。這些都意味著寶寶逐漸具備了接受谷類食物的消化條件。此時,寶寶需要開始逐漸補充輔食。
媽媽可以逐步增加蔬菜泥、水果泥、肉泥等輔食。輔食種類不要多,也不要減少奶量,每餐只添加一種即可,從一種到多種,每天從一次到三次,循序漸進。食物要先稀后稠,逐漸增加稠度,提高食物密度。
在2~4個月時間內(nèi),讓寶寶的菜單從單純奶逐漸過渡到成人食譜,僅在食物質(zhì)地上比成人軟、爛、碎,接受不同質(zhì)地食物的刺激。媽媽一定要留意寶寶的適應情況,循序漸進地幫助寶寶鍛煉胃腸功能。
并且,因為寶寶6個月之后,體內(nèi)鐵的儲存就不夠了,如果沒有及時添加富含鐵的輔食,可能會導致缺鐵性貧血。所以,給寶寶加輔食的時候,要注意選擇強化鐵的輔食。
二、尊重寶寶偏好,不愛吃別強迫
良好的飲食習慣,是需要媽媽從嬰兒一出生就要著手培養(yǎng)的,輔食的喂養(yǎng)一定要保持和鞏固這種良好的習慣。
寶寶自身對食物的攝入具有一定的調(diào)整能力,喜歡的食物自然不必媽媽費心強塞,不喜歡的也要少量多次嘗試。當寶寶強烈拒絕某種食物時,媽媽要細心找原因,不能強迫進食。
在添加輔食前,媽媽可嘗試早用湯匙喂養(yǎng),初步鍛煉寶寶的吞咽和咀嚼能力。
三、自主進食很需要,不要幫倒忙
新手媽媽尤其要注意不要剝奪寶寶“自主進食的權(quán)利”。比如一些媽媽尤其是老人出于“幫幫忙”的想法,總是先自己咀嚼食物后喂給寶寶,這不僅不利于寶寶消化機能的發(fā)育,還容易傳播細菌和疾病。
進餐前,媽媽只要將寶寶的手洗干凈,不要阻止寶寶用手抓食物的“原始”進食方式,鼓勵寶寶養(yǎng)成自我服務的進食習慣。
四、盡量少吃零食
有的家長會給寶寶吃一些零食,但要注意,零食不能多吃,寶寶零食吃上癮,會對其他食物產(chǎn)生抗拒,造成營養(yǎng)不良或挑食。在輔食階段,不建議家長給寶寶吃零食。無論量大量少,寶寶一旦記住零食的味道,對日后飲食就會產(chǎn)生影響。
此外,喂養(yǎng)寶寶時,最好不要看電視,更不要“圍觀”寶寶進食或多人喂食,讓寶寶坐進餐椅進食,可以讓每次吃輔食有儀式感,保護寶寶對食物的注意力和進食的專注度,幫助寶寶體驗食物帶來的滿足感,愛上吃輔食。
說了這么多方法,相信媽媽們可以輕松搞定寶寶不愛輔食的問題了,下面推薦幾道適合寶寶的輔食菜譜:
一、紅棗水果泥
原料:蘋果、桃子、梨各一個,大棗7~9個。
做法:1.水果洗凈,切塊。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