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作者:@佚名 2017-10-19 22:36:06
幼教網(wǎng)整理了關于幼兒美術趣聞《徐渭童年趣事》,希望對幼兒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明代文學家、書畫家徐渭(1521—1593),字文長,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民間流傳著很多有關他的機智故事。
一天清早,不到10歲的徐文長去私塾讀書,走近村外那座石橋,遠遠看見橋堍圍觀了很多的閑人,并聽到河道里唇槍舌劍的爭吵聲,便急步朝石橋奔去。
他擠進人群,鉆出來站到橋堍邊,吵罵聲就更清晰了:“前面的鳥船快讓道,我們要趕路吶!”
“我過不了橋洞。”
“你這個笨蛋,把稻草搬掉幾層嘛。”
“搬上河岸,過了橋又要搬上船,這樣要耽擱多少功夫啊!”
“誰叫你裝這么多?你曉得耽擱自己的功夫,就不怕耽擱旁人的功夫?!”
吵到后來,罵娘的話也出來了,越罵越不堪入耳。
徐文長見那只擋道的小船滿載著稻草,恰好高出橋洞半尺光景,小船怎么也過不了橋。后邊大小船只排成了長蛇陣,船老大們高聲埋怨,叫罵聲不絕。
岸上圍觀者見這么僵持下去不是辦法,便有幾個好心的青年自告奮勇地跳下岸,對稻草船主人說:“哎,你不要怕麻煩了,我們都來幫你搬就是了。”
船主也不好再硬撐下去,只得同意搬草。
可是當船主剛剛搬了兩捆稻草甩給岸邊的青年,這時站在岸上的徐文長大聲呼叫道:“不用搬,不用搬,我有好辦法——只要往船艙里舀水,船重了吃水就深,稻草頂就會低于橋頂?shù)穆?何必費這么大勁把稻草搬上搬下呢?”
“好辦法,好辦法。”眾人異口同聲地說。
稻草主人按照徐文長的辦法去做,果然很快順利地通過橋洞。
阻礙消除了,一長串等待的大小船只得以順利地劃過橋洞。
又有一天,徐文長的伯父把兩只小木桶裝滿水,然后領著徐文長同一群孩子走到一座又矮又小的竹橋邊,對大家說:“誰能把這兩桶水提過橋,我就送他一包禮物。”他嘴里對小朋友說,眼睛卻望著徐文長。
徐文長心里明白,說是考大家,其實是在考自己。因為這座竹橋橋身很軟,有彈性,又貼近水面,人一走上去,橋身就會彎下去碰到水面。如若—手提著—個水桶走過橋,水不潑翻才怪呢。
過了好長時間,小朋友們沒有一個吭聲的。
“那我來試試吧。”徐文長說著,脫去鞋子,用兩根繩子系著小桶,將小桶置入竹橋旁邊的水里,便走上竹橋,拖著小桶毫不費力地過了橋。
小朋友們齊聲喝彩。伯父也暗暗叫好,腦子里忽地又跳出一個主意,便說:“文長啊,我說話算數(shù),喏,這包禮物來拿吧。”
徐文長一看,只見伯父將那包禮物吊在一根長長的竹竿梢上便得意洋洋地走上前去準備解開。
“慢!”伯父叫了一聲,“你要拿禮物可以,但必須要遵守兩個條件:第一,不能把竹竿橫躺下來;第二,不能墊凳站高去拿。”
小朋友們頓時起了一陣小哄:“伯伯這不是在存心刁難人嘛。”
徐文長那對滴溜溜的眼珠子轉(zhuǎn)了轉(zhuǎn),便笑道:“我一定遵守伯父的條件。”說著,他就捏住竹竿,舉著它走到一口水井旁邊,再把竹竿慢慢從井口放下去,當竹竿梢放到和他齊身時,便輕松地從竹竿梢上解下那包禮物。
“好!”小朋友們和徐文長的伯父禁不住都高聲夸贊起來。
大謀略:智慧的力量是偉大的,它可以讓看似不可能的東西成為可能,讓難以解決的問題迎刃而解。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