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作者:@佚名 2017-10-12 16:59:45
創(chuàng)設歌舞的意境,讓幼兒身臨其境,在游戲中做,在游戲中學。例如在教大班“騎馬”的律動時,我讓幼兒扮演角色(老馬和小馬),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創(chuàng)設“大草原“的意境:“在一片美麗的大草原上,一匹老馬帶著一群小馬到草地上找鮮嫩的青草吃。”接著我連放音樂連做馬兒散步、牧民騎馬、馬兒快跑的動作,加上我示范正確、熟練、并富有感染力,所以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他們興致勃勃地隨著樂曲的節(jié)奏不斷地變化動作的速度、幅度。同時,幼兒還領會到音樂速度快就表示馬在奔跑,音樂速度慢就表示馬在休息、散步。通過樂曲節(jié)奏的變化,幼兒展開了豐富的聯(lián)想,提高了幼兒對音樂的理解力和感受力。在練習過程中,我看到某幼兒腳的動作不對時就說:“啊呀,這匹小馬哪兒摔痛了?腳怎么抬不起來了?”這時幼兒就知道自己腳的動作不對,很快地改正過來了。又如看到某幼兒手抬得太高時我便對他說:“怎么我的小馬變成長臂猿了?”幼兒意識到自己手抬得太高便自覺地改了過來。再如看到幼兒臉上沒有表情時,我便會很關心地對他說:“小馬小馬,你是不是生病了?怎么不高興呢?”這樣一啟發(fā),幼兒便會很自然地笑起來。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沒有重點講究動作的準確性,而是通過游戲和聯(lián)想的方式使幼兒身臨其境,從中獲取情趣和美感。
其次,教學中還要注意幼兒的知識面。如在教《采茶》的舞蹈時,我考慮到孩子們不太熟悉茶林,也不太認識茶樹,因此我就借來畫報,讓幼兒認識茶樹,并讓他們知道茶樹與其它果樹的區(qū)別,這就有利于采茶時的位置不同采果子了。接著我讓幼兒自己去了解認識茶葉,讓幼兒觀察比較各種茶葉,知道采茶葉時要看仔細,輕輕采,使他們在理解認識的基礎上去表現(xiàn)舞蹈動作,也較容易提高學習興趣,同時幼兒不會以太簡單而感到枯燥乏味,也不會以太復雜而感到縮手縮腳。
再次,采用循序漸進的教學法,即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還是以《采茶》為例,在教《采茶》舞蹈時先教采茶的手指動作,因為這是個難點,然后在第一課時中,讓幼兒坐著學習采茶舞的過程,熟悉采茶的方向及各種采茶的動作。第二課時時,讓幼兒在復習采茶過程中,重點教撥開樹枝采茶動作(加上腳的踏點步)。這樣二個課時后,幼兒基本上均學會了《采茶》,雖然有一定的難度,但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練習達到了要求,他們學習舞蹈的興趣也提高了。
五、討論:
實踐表明,在藝術活動中首先要充分利用自然節(jié)奏結合音樂使幼兒對一些基本節(jié)奏產(chǎn)生感性的認識,增強幼兒的節(jié)奏感。如:用進行曲進行練習有節(jié)奏的走步;用四分之二拍或四分之四拍的樂曲踏跳,讓幼兒通過跳的動作感覺到快而輕巧的節(jié)奏等動作,來體會各種節(jié)奏。由于每個幼兒的能力不同,為了使節(jié)奏感差的幼兒便于模仿,在集體舞時我們就把他們安排在節(jié)奏感強,舞蹈跳得好的幼兒后面,并編排一些律動,模仿動作,讓他們進行練習。通過比較生動活潑的形式,組織這些對舞蹈沒有興趣的個別孩子,在跳跳玩玩中提高對舞蹈的興趣。
其次,表演舞蹈時教師的示范以及對動作的講解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第一遍動作示范時我通常都是生情并茂地示范一次,讓幼兒獲得完整的印象,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第二遍示范時則會放慢速度,對動作進行啟發(fā)性地分析和講解,講清動作的方法和要領,使幼兒明確預備姿勢、動作方向、路線、手腳和全身動作的配合,眼睛注視的方向等要素。
再次,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以幼兒為學習主體,教師的主導作用在于啟發(fā)調(diào)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針對班級中個別性格比較孤癖,不善于表現(xiàn)自己的幼兒,作為教師,我就利用優(yōu)美的舞姿和動聽的音樂來感化幼兒,而且在教一個動作時就盡量講清楚動作的要領,使幼兒理解動作。另外,還讓這些孩子聽音樂,邊拍手,通過有節(jié)奏的律動來吸引他們,同時熱情,主動地教他們表演的方法,喚起他們的情感,這樣使幼兒很快地對舞蹈產(chǎn)生了興趣。
六,小結:
舞蹈是一種身體隨著音樂旋律有節(jié)奏的優(yōu)美運動。舞蹈教育著眼于幼兒在舞蹈中得到愉快,享受音樂的美、動作的美,目的是寓教育于自由、活潑、歡快、幸福、高尚、純樸之中。這種特殊的學習能不斷使幼兒增長才干,促進幼兒德、智、體、美諸方面都到發(fā)展。
實驗結果顯示,還有個別幼兒仍然對學習幼兒舞蹈沒有興趣。這說明,要使每一位幼兒喜愛舞蹈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師應當有足夠的耐心。欲速而不達,不能期望一下子取利進展,但只要方法得當,持之以恒,相信一定能使幼兒真正喜愛上屬于自己的舞蹈。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