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搜狐家長幫 2017-11-01 13:36:46
根據(jù)美國耶魯大學的科學家最近做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由男性帶大的孩子智商高,他們在學校里的成績往往更好,將來走向社會也更容易成功。
因此,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教育孩子是爸爸義不容辭的責任,爸爸的一舉一動都在影響著孩子。但是,如果孩子有一個不合格的父親,那將會給他的一生造成不可磨滅的影響。
而以下這4種不合格的爸爸,就會對孩子造成極大的傷害,媽媽千萬要小心他們帶孩子!
1
暴君爸爸
常常有一些粉絲在后臺對開心老師訴苦,我爸爸總是打我。我說,孩子你要學會反抗。他說,越反抗被打得越兇,害怕!我說,你要告訴爸爸打人是不對的。他說,我不敢。
那么,孩子不敢說的原因在哪?因為我的爸爸是一位暴君爸爸,無論任何事,解決手段都是暴力!
有的爸爸以嚴厲作為教育孩子的第一手段,一旦孩子沒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就會用打罵的手段去對待孩子,可能是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就罵孩子“都跟你說了這次考試要進前二十的,怎么這么沒用的?晚上你不用吃飯了!”
也可能是看自己的孩子不順眼,覺得沒有別人家的孩子好,“看看人家,再看看你,打你都是輕的,你還哭,哭頂什么用……”
久而久之,孩子變得越來越膽小,不敢和爸爸說話,不敢和爸爸對視,父子關(guān)系越來越疏遠,孩子更加認定了自己是沒人愛的,而沒有愛的孩子會永遠帶著一種自卑感,會使大家認為這個孩子真窩囊、沒出息,最終導致孩子與成功的機會擦肩而過,真的成為人們口中的碌碌無為的人!
2
手機爸爸
最近網(wǎng)上很火的一封信,是一個孩子寫給爸爸的,孩子在信中說手機才是爸爸的孩子,多么心酸的一句話啊!如今,很多爸爸生了孩子后發(fā)現(xiàn)手機真的是自己的“孩子”!
無論每天多忙、多累,有的爸爸心里想的是“我都這么累了,還不能玩會手機放松下么?”可孩子心里想的是“爸爸怎么一回家就玩手機?他是不愛我了么?”
但是,很多爸爸并不能意識到這一點,或者即使明白孩子需要他的陪伴還是選擇無視,畢竟手機的誘惑力更大,有朋友、有游戲、有別人精彩的人生,可是這些遠遠不及陪孩子來得重要!
要知道孩子只有在爸爸的陪伴下,將來的他才會更加成功,更有出息,會孝順父母,懂得父母的付出,家里有事的時候他也能出主意、幫幫忙,在一個家庭里爸爸步入老年的時候還能有一個主心骨可以依靠,而這些都是手機爸爸不能做到的!
手機爸爸能做的就是把孩子越推越遠,和孩子的關(guān)系也越來越惡化!
3
不講理的爸爸
不講理有多可怕?就像活在一個沒有空氣的空間里,沒有自由!
有的爸爸說話做事不容許別人反駁,即使錯了也不允許孩子糾錯來挑戰(zhàn)自己的權(quán)威,比如爸爸會要求孩子不許和這群人交友,卻不告訴孩子原因,甚至說“你照做就行了呀,問這么多干什么?”
面對爸爸的不講道理,很多孩子心里都有一肚子氣:憑什么一句話就可以主宰自己的人生。
而這這樣的行為導致了孩子對爸爸的不服氣,他們想反抗、叛逆、鬧事、打架,這都是為了表達對爸爸專制的不滿,甚至孩子都不屑于和爸爸共處一室,更加不會尊重爸爸!
4
過分護犢子爸爸
鄰居家的爸爸就是過分護犢子型的爸爸,他家孩子把另一個小朋友給打了,鄰居爸爸過來一看,死不承認,硬是說自己的孩子沒打人,“你說什么呢?我家孩子絕對不會欺負你孩子的,別再這說些有的沒的,小心我跟你鬧!”
爸爸愛護孩子是應該的,但是過分護著自家孩子,不讓孩子承擔打人的責任,間接傳達給孩子一個信息:打人是被允許的,只要你死不認賬!
但是,爸爸的這種行為是完全錯誤的,孩子犯錯不應該偏袒,而是實事求是地和孩子說:“兒子,打人是不對,如果今天是別人打了你,爸爸一定堅決要求他跟你道歉,可是今天是你打了別人,所以你要和小朋友道歉!”
我們常說家長愛孩子要有度,不越界,只有公平公正地處理孩子的事,不要讓孩子覺得自己從小事事可以受到無條件的袒護和滿足,那么孩子將來定會無法無天,進入社會后目中無人,以為天下無敵,那才是對孩子真正的不負責任!
教育孩子是一門學問,既不能過度溺愛,也不能過于嚴厲,同時教育孩子是兩個人的事,在這條路上,有些事情爸爸做會比媽媽更合適,請爸爸不要再做一個“局外人”了!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